-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诗词》试题及答案
玉林师范学院成高《唐宋诗词》期考试题
专业:汉语言文学 考试学期:(三) 考试时间:120分钟
教材: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上海古籍出版社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被誉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 《 》、《 》。
2.《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
3.“文人相轻”出自( )。
4.“语不惊人死不休”是 ( )的诗。
5.《花间集》由( )编辑而成。
6.初唐四杰包括:王勃、杨炯、( )、( )。
7.郊寒岛瘦本指的是本指( )、( )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
二、问答题:40分1.什么是建安风骨?简述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
2.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3.简述李商隐无题诗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
4.什么叫古文运动?简述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及创作特点。
三、论述题20分试析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问题:30分将进酒 作者: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思考题:
1.试分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段诗句之艺术技巧。
2.李白在《将进酒》中分別提到“圣贤”和“陈王”,究竟有何用意?试分別加以说明。
3.《将进酒》一诗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试述己见。
(教材: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
1《孔雀东南飞》《木兰辞》2刘义庆3《典论·论文》4杜甫5赵崇祚6卢照邻、骆宾王孟郊贾岛 答:?言段詩的前兩句聲勢磅薄,氣象恢宏,使人想像黃河之水從天而降,一瀉千里,不可阻擋,用的是誇張手法。後兩句以朝暮變化之速,說人生生命之短暫令人驚嘆,用的是比喻手法。此外,前兩句和後兩句均用了「君不見」的句式起句,使人產生一種既急迫而又親切的情感。 答:?李白認為古代的聖賢死後都是寂寞的,用意在強調只有豪飲的人才能名留後世,功名富貴無須執著去追求,藉此表示他蔑視權貴,視功名富貴如浮雲的態度。陳王是指曹操之子陳思王曹植。曹植為建安時期傑出文人,為人豪飲,放蕩不羈,因受曹丕、曹叡父子迫害,壯志難伸,心情苦悶,這些方面都和李白相似: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嗜酒,狂放不羈,同樣受權貴迫害,壯志難伸,內心苦悶,經常借酒消愁。詩中提到曹植,實際上是以曹植自況。 答:?本詩所表現的人生態度既有消極的面,也有積極的一面。作者對人生態度的消極面有以下表現: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如雪。」悲嘆人生短促,在旦夕之間黑髮已經斑白。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看透人生,主張在得意時要及時行樂,不要錯過機會。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無須羡慕富貴人家生活,用酒精麻醉自己,藉以逃避現實。
作者對人生態度也有積極的一面。如「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表示有才幹的人終會為世所用,暗示自己目前雖然失意,但相信時機一到,仍然有施展抱負的機會,表現出自信的態度。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