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星际旅行狂想曲.doc
星际旅行狂想曲 本文所说的星际旅行并非是指太阳系各行星之间的旅行,而是到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即非太阳的其他恒星的行星)上旅行。为什么要进行星际旅行呢?这是讨论太空旅行时必须涉及的一个问题。理由之一或许是:我们所在的行星――地球的资源终将耗尽。另一个理由是:既然太阳系以外也有行星,或许还有生命存在,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看看呢?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充满好奇心,科幻作品长久不衰就是一个明证。 为了前往其他的恒星-行星系统,我们必须克服种种大障碍:科学的、社会的和经济的。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国防部研发机构迄今已向科幻色彩浓烈的“百年星舰”项目拨款50万美元,该项目的终极目的是在100年内实现星际旅行。尽管这个目标看来过于乐观,但也反映了科学家对星际旅行充满渴望。2011年10月,美国举行了“‘百年星舰’研讨会”,到会者包括著名天文学家和科幻作家。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辨识星际旅行所面临的难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星际旅行的确令人望而生畏。如果把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假定为20米,那么地球与太阳之外的最近一颗恒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之间的距离,就是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实际距离――38.44万千米。经过几千年时间,人类从每小时4千米的“溜达”速度提高到了在“阿波罗号”登月飞船上的速度――每小时40000千米。但是,要想在几十年之内到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话,“阿波罗号”飞船的速度得再提高10000倍,也就是接近光速。事实上,为了实现星际旅行,我们不只需要飞得更快,而且需要更迅速地实现飞得更快。 尽管面临这一切看似不可战胜的难关,但科学家相信去太阳系以外的行星旅行有朝一日一定能够实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星际旅行的五大步骤。 步骤一 建造星际飞船 对于星际旅行来说,今天的火箭所能达到的速度简直就是蜗牛速度。星际飞船需要强大的新的推进方式。 热核火箭 飞船必须有燃料才有推进力,飞船速度的增加取决于燃料的呈级数增加。如果要达到排气喷管气体速度的3倍,所需燃料就是火箭其余部分重量(所谓“干重”)的20倍。说实话,氢和氧的化学燃烧实在是太慢了。 使用裂变反应芯的热核火箭能让大型载人飞船在太阳系内旅行,前提是飞船能采集、利用其他地方例如气态巨行星的资源(氢是气态巨行星大气层的主要组分之一)。早在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就开始研发热核火箭。事实上,要想尽快实现太阳系各行星之间的载人旅行,热核火箭是最佳运载工具。 然而,要想实现星际旅行,则需要驱动太阳的那种核反应――聚变。1978年,英国一项名为“代达罗斯”(代达罗斯是古代建筑师和雕刻家,曾为克里特国王建造迷宫)的星舰概念项目提议,利用“惰性聚变”驱动火箭。也就是:用激光从各个方向压缩氢同位素小丸,直到压缩成很小的体积;压力增大到足以产生氢核熔合反应,释放能量,热质从排气喷管以超高速喷出。 利用热核火箭能把我们送往附近的恒星,但飞行时间仍需几百年,更何况首先得在地球上实现核聚变,而这一点至今也未能做到。 更长远地看,我们可能要发展出物质-反物质火箭。当反物质与常态物质反应时,它们会互相湮灭,产生的能量是聚变反应的300倍。但问题是,我们迄今未能研发出制造大量反物质的技术。 曲速引擎 在美国著名科幻片《星际迷航》中,曲速引擎带领人类在星系内超光速穿梭。超光速旅行真有可能吗?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如果拥有负质量,超光速就并非不可能。有了负质量,就能扭曲时-空形状,从而允许在极其遥远的位置之间的运输。 拥有负质量的东西(包括物体和空间)的行为极为怪异,可以使引力场不复存在或者不会对物体或空间造成影响。虽然我们都没见过拥有负质量的东西,但量子力学允许这样的东西存在。理论物理学界对负质量是否可用于星际旅行一直存有争议,原因是扭曲时-空所需要的能量大得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远远超过从一颗恒星上所能得到的能量。 如果能够捕捉到足够的能量,就能扭曲一块时-空区域,创造“曲速泡”或称“时空泡”。这个“泡泡”的大小只容得下一艘星际飞船。“泡泡”前方的时-空将被压缩,背后的时-空将膨胀,由此推进飞船前进。可是,能量从哪里来?能量又怎样产生? 科学家过去估计,创造一个“曲速泡”所需的能量,相当于一个星系的质量(爱因斯坦向我们证明了质量和能量可以互换,而质量和能量都能塑造时-空)。现在,科学家相信,也许木星的质量就足够了。但即便这样,我们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请注意:哪怕最大的氢弹,也只能把几千克的物质转变为能量。 在“曲速泡”的规模上扭曲时-空并非21世纪的科学技术所能做到的,甚至就连进行这方面的实际试验都很遥远――这个理念至今仍停留于理论。至少从目前来看,像《星际迷航》中那样的由双锂晶体驱动的曲速引擎仍然停留在电影道具阶段。 射速能量帆 早在1610年,在注意到彗星尾巴被吹离太阳方向之后,德国科学家开普勒就提出了用帆推动飞船的设想。今天,真的有了由太阳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