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机叫车软件大热:钱烧出来的一堆虚火.doc
手机叫车软件大热:钱烧出来的一堆虚火 出租车较高的空车率与乘客打车难的矛盾,以及资本的规模化进入,使悄然兴起的租车手机软件行业渐渐变热。 本刊记者在日前获得消息,国内首家手机叫车软件“摇摇招车”已然启动第二轮融资,融资金额将达千万美元。该轮融资从2012年底开始进行,预计将于近期完成。在此之前,打车软件“快的打车”已获得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现在正与数家风投公司接洽。 据了解,手机叫车软件在去年年初开始兴起,目前国内已有20多款手机叫车软件,用户数量总计近100万。为了更快地争夺市场,这些软件的开发商正积极通过返现、“加价”等“烧钱”方式跑马圈地,对于“稀缺”资源司机,各软件厂商更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然而,面对多地扩张的高成本以及模糊的盈利模式,手机叫车软件能走多远? APP让打车更智能 “经常要在烈日下或寒风中苦苦等待出租车,有时候等半个小时都打不到车。”27岁的王洋是北京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因为工作需要经常要打车到银行、税务局,但打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实际上,这种困扰并非王洋一个人才有。据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北京目前约有6.6万辆正规出租车,每天上路的出租车大约为4万辆,但由于乘客需求量大、出租车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北京一直陷入乘客打车难、司机开车亏、政府愁的困局。 摇摇招车CEO王炜建正是从这一“困局”中看到了商机。2012年3月,王炜建酝酿的国内首款手机叫车软件“摇摇招车”宣告诞生,它覆盖iOS、Android两大平台。“用户安装该软件后,输入起点和目的地,自愿选择‘是否支付小费’,附近的出租车司机如果接收订单,即可通过电话联系乘客。” “摇摇招车”上线后受到很多白领、学生的热捧,注册用户急剧上升。一个月后,王炜建从红杉资本拿到数百万美元的首轮融资。自此,叫车软件纷纷出现,进而发展成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一个新兴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打车APP解决的是司机与乘客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这款软件得到了司机和乘客的欢迎。在访谈沙龙“微信群访谈之打车专场”中,“嘀嘀打车”开发者张博表示,通过嘀嘀打车软件,北京司机每天大概收到几千个订单,在高峰期平均每20秒一个订单。乘客方面,叫车的成功率在80%-85%。“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谈到,“快的打车”在上海每天平均成交近2万笔,在杭州的成交量稍微少些。 手机叫车软件的兴起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规范发展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的通知》,要求推动电召服务(通过拨打电话热线叫车)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建设研发电召服务网站和手机电召服务终端,开展网络、手机电召等新型服务。 打车难在全球很多城市都有出现,因而叫车软件服务正在全球通行。据了解,一家位于旧金山的公司Uber在去年获得了亚马逊CEO贝索斯和高盛的投资。Uber的服务很简单,用户在手机上通过Uber客户端叫车,司机接到订单后提供服务,费用从关联信用卡中直接扣除。 烧钱抢市场 手机叫车应用是新兴领域,但其发展仍然依托互联网的发展脉络,如炒概念、吸引风投、疯狂铺张、寻找盈利模式等。 大多数厂商认为,手机叫车软件仍处于市场培育期,从业者不仅要把市场炒热,以吸引风投的关注,更需要抓住用户。 与其他软件不同的是,叫车软件都在用砸钱的方式来“讨好”出租车司机,因为出租车司机数量有限,圈得越多司机才能招来越多打车用户,才能建立起行业进入门槛以阻挡住后来的进入者。 摇摇招车的市场人员杨艾告诉《IT时代周刊》,摇摇招车的安装人员是在出租车司机聚集的餐馆、机场等地给司机进行免费安装。为了鼓励司机间的相互推荐,摇摇招车还采用了阶梯式的奖励办法。“甲司机推荐乙司机安装摇摇招车,甲、乙各获得奖励15元,接着乙推荐丙,乙、丙各得15元,甲还能得到5元,以此类推。” 按照该推广方式,摇摇招车获得一个用户的成本在30元以上,远高于游戏类等APP获取用户的成本(一般在5元左右)。以目前摇摇招车覆盖的2万辆出租车的量来推算,其花在推广上的费用就不菲。 即使如此,摇摇招车仍在3月底前实现了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的全覆盖,并计划在年底前开通全国九个城市。而这个疯狂铺张的过程则会耗费大量的资金,“这是个砸钱的游戏。”杨艾表示。 同样,为了抓住用户,乘客只要用“快的打车”并在微博晒单就会获得10元红包。为了鼓励出租车司机使用,陈伟星给每月打开软件超过5天的司机奖励话费10元。这两个看似不起眼的数目,如果坚持执行,每年累计花掉312万。这还不包括人员工资、广告成本等其他费用。 另外,为了促成成交,对于乘客的需求超过10分钟没有司机响应时,“快的打车”会分别给司机加价2元、5元、10元不等以促成成交,加价费用由“快的打车”承担。这种加价方式不仅加剧叫车软件的“烧钱”,更被质疑该做法是否会扰乱出租车的价格体系。 商业模式不明确 有分析认为,手机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