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诊法概述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审苗窍 苗窍指五官九窍。 舌为心之苗,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 脏腑病变,每能在苗窍上有所反映。儿科疾病,有些有苗窍的特别表现。 (一)查舌 正常少儿的舌象表现为舌体灵活,伸缩自如,舌质淡红而润,舌苔薄白。 小儿望舌:舌体、舌质、舌苔。 舌的形态结构: 舌诊的原理: 舌体的形质和舌色与气血的盈亏和运行有关;舌苔和舌体的润燥与津液的盈亏、输布有关。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边属肝胆,舌根属肾。 足三阴经、心经连于舌。 舌体: 胖嫩边有齿痕—脾肾阳虚/水饮痰湿 肿大青紫—气血瘀滞 胖有裂纹—气血两虚 强硬—热盛伤津 舌肿麻木,转动不灵 — 木舌(心脾积热) 舌下红肿突起 — 重舌(心脾火炽,上冲舌本) 舌体不能伸出唇外,语言不清 — 连舌(舌系带过短) 舌出唇外拌动,掉转不灵 — 弄舌(心气不足,智低) 舌吐唇外,缓缓收回 — 吐舌(心经有热) 胖嫩舌 胖嫩边有齿痕—脾肾阳虚/水饮痰湿 肿胀舌 肿大青紫—气血瘀滞 裂纹舌 胖有裂纹—气血两虚 吐舌 舌吐唇外,缓缓收回 — 吐舌(心经有热) 弄舌 舌出唇外拌动,掉转不灵 — 弄舌(心气不足,智低) 舌质: 淡白—气血虚亏 绛红—热入营血 紫黯—气血瘀滞 舌苔: 白腻 — 寒湿(痰),食积 黄腻 — 湿热或食积化热 霉酱苔— 宿食内停,中焦气滞 剥苔 — 阴伤津亏,胃阴不足 淡白舌 舌象:舌色较正常浅淡,白 多红少,甚至全无血色。 主病:主寒证;主虚证。 多为阳气衰弱、气血 不足之象。 红绛舌 舌象:舌色较正常深者,称为红舌。舌色深红,称为绛舌。 主病: 热证及热盛证。 热入营血证。 腐苔 舌象:苔质粒大疏松,揩之可去。 主病:湿浊、食积。 查舌首重技巧,方有正确判断 1.保持患儿情绪稳定; 2.光线:白天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线; 3.防止食物及药物染苔; 4.口腔对舌象的影响:张口呼吸苔易变干。 (二)查目 目为肝窍、心之使、上系于脑,又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少儿黑睛等圆,目珠灵活,目光有神,眼睑张合自如,是为肝肾精血充沛。 目部五脏分属图 眼的不同部位与五脏相关,因而有眼科的独特理论——“五轮学说”,用以说明眼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病理现象。在临床辨证中有一定的意义。 眼睑浮肿——风水相搏; 眼睑红肿热痛(针眼或麦粒肿)——风热客于胞睑,或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 寐时睑开不闭(露睛)——脾虚之露睛; 平时睑不能闭——肾虚之睑废; 两目呆滞,转动迟钝——肾精不足; 两目直视,瞪目不活——肝风内动; 白睛发黄——湿热熏蒸; 目赤肿痛——风热上攻; 目眶凹陷,啼哭无泪——阴津大伤;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正气衰亡。 针眼(麦粒肿) 眼睑边缘小疖,初起形如麦粒,红肿热痛,故亦名“麦粒肿”。 多因风热客于胞睑,或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所致。 露睛 睡眠中两目不能完全闭合,称为“露睛”。 常由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所致。呕吐、腹泻、津液大伤,每多见此症。 小儿可兼风囟门凹陷、口窠微陷,口唇干燥、或面色萎黄、消瘦等症。 (三)查鼻 鼻居面中央,有“明堂”之称,属脾,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外侧上行至鼻根部,向下沿鼻外侧进入齿上龈,故望鼻可诊察脾胃的病变,判断胃气的盛衰。 鼻为肺窍,助肺而行呼吸,可见肺之病变可从鼻之异常变化中显露出来。 鼻塞流清涕——外感风邪; 鼻流黄浊涕——风热客肺; 长期鼻流浊涕,气味腥臭——肺经郁热; 鼻衄鲜血——肺热迫血妄行; 鼻孔干燥——肺热伤阴; 鼻翼煽动,气急喘促——肺气闭郁。 (四)查口 《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味矣”。 口为脾之窍,所以察口与口味,可了解脾胃等脏腑病变。 察口主要观察口唇、口腔、齿龈、咽喉的颜色、润燥及外形变化。 唇色淡白——气血不足; 唇色淡青——风寒束表; 唇色红赤——脾胃积热; 唇色红紫——瘀热互结; 环口发青——惊风先兆; 面颊潮红,唯口唇周围苍白——猩红热。 口唇淡白 口唇淡白,多见于血虚或气血两虚 本图患者系严重贫血而致口唇与面色淡白无华。 口唇红 唇红主热。多由邪热,阳盛或阴虚火旺所致。 本图患才外感风热而致口唇色红而干。 口腔粘膜色淡白为虚为寒,色红为实为热。 口腔破溃糜烂:心脾积热之口疮; 口内白屑成片:鹅口疮。 两颊级膜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红晕:麻疹粘膜斑。 上下臼齿间腮腺管口红肿如粟粒,按摩肿胀腮部 无脓水流出者为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有脓水流出者为发颐(化脓性腮腺炎)。 鹅口疮 小儿口内布满白色糜点或乳块样白斑,称为“鹅口疮”,俗称“雪口”。 因口腔不洁,感染秽毒,以及心脾积热虚火上浮,内外合邪为病。 多见于体虚的婴幼儿。 发热3-4天出疹,初为圆形玫瑰色斑丘疹,疹间皮肤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