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设说明-2路线(DW09).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设说明-2路线(DW09)

说 明 1 初设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1 路线方案 初步设计综合考虑区域路网规划、结点布局以及沿线城镇建设、环保要求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了多路段组合的方案比选,原则同意采用初设推荐的K+C+K+D+E+K方案。 1.2 路线平、纵面设计 批复意见:“路线平、纵面设计基本合理。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定测详堪资料,采用适宜的平、纵组合,进一步优化线形线位,有效地控制填挖工程数量,尽量减少废方数量。”施设针对批复意见对部分路段进行了平、纵面调整,主要调整路段如下: 1、盘石互通 将盘石互通位置整体往前进方向移动700米,减少了互通范围内的弃方,减短了盘石连接线长度约1km。 2、天坪寨隧道进口段 为尽量缩短隧道长度(约400m)往南面调整隧道轴线,取消K125桥梁,采用填方处理方案,降低了工程造价。 3、红花山隧道~明月坝中学段 初设直线过长,调整平面、纵面后,线形均衡;同时将跑马坪连拱隧道改为明挖路基,降低施工难度, 减少了工程费用。 其它批复意见经研究后已通过书面形式正式恢复。 1.3 定测验收意见执行情况 1.4.1 路线平面 在定测前平面设计方案根据过程咨询意见及定测放线、调查中的实际地形、地物和工程地质条件又进行了局部改移,本次提交的外业验收的平面设计方案、线位、线形合理可行,技术标准掌握适度,定测验收基本同意路线平面设计。主要验收意见和执行情况如下: 1)验收意见:天坪寨隧道进口及其洞内段:由于受K126+700~K126+900段水塘控制,施工图定测中对路线平面进行了调改。定测前资料路线位于水库右侧,进口段左右线平曲线半径分别为1320m和1350m,但定测中改线水塘左侧,避开了水库的制约且平曲线已全部进入隧道内,其平曲线半径分别为1400m和1300m,从图上看有增大平曲线半径的需要和条件。 执行情况:从甘家坝至天坪寨隧道进口为连续上坡,纵坡设计非常受限,故在同向曲线间的直线上设置了一变坡点(K126+920),导致隧道内的JD23半径加大困难,综合平纵面的考虑,维持原设计。 1.4.2 路线纵面 路线纵面基本合理,设计中根据施工合同段的划分、填挖平衡以及桥梁、涵洞、通道、分离式立交等设置情况进一步细化。主要验收意见和执行情况如下: 1) 验收意见:K101+350~K102+660段:该段挖余1.3万方,填挖基本合理,但K100+900~K101+020段位于山脊,仍填高2~7m,且凹形竖曲线过大,宜优化纵坡。 执行情况:意见提出的目的是解决K100+900~K101+020段位于山脊填方困难的问题,根据定测资料及内业设计分析:该段地质条件为顺层(倾角20°)的厚层砂岩,直接填筑较困难,考虑在路基右侧设衡重式路肩墙。另外变坡点K100+920竖曲线设R 8000m,不能满足平包竖的要求;K101+280~K101+590段顺层挖方高度增加约1.0m,挖方及占地会适当增加;桥梁孔跨没变化,仅桥台及桥墩高度有适当的降低。综合研究分析维持原纵面设计。 2)验收意见:建议:将RK107+980(独树梁隧道进口右线)变坡点、纵坡+2.4%顺坡前伸至RK108+100设变坡点,以减小RK107+800~RK108+000段的挖方,增加RK108+000~RK108+160段的填方和增加洞渣利用、减少弃方,同时形成与地形相协调的右高左低的路容,改善视觉效果。 执行情况:根据意见调整挖方减少,填方增加,同时增加隧碴的利用,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同时左右线相差约1.6m,隧道洞外联系道设置较困难,纵坡较大,故维持原纵面设计。 3) 验收意见:尖山坡隧道出口段:利用洞渣4万余方,弃方较多,同时K155+480~K155+670段挖方偏大,挖方边坡高达30余米,另外,K155+950~K157+800挖方也偏多,宜优化纵坡。建议:K154+970及K156+190变坡点不动,将其中间的K155+660变坡点抬高约2.0~2.5m左右即可。 执行情况:将变坡点抬高2.0-2.5m,挖方减少,填方增加,隧碴利用增加,弃方减少,K155+480~K155+670挖方边坡高度能降低一些,但是K155+200段填方高度增加些,丁家冲大桥的桥台及桥墩数量增加些,同时隧碴利用现在已是31%,该段路基上没有弃方,总体上是考虑将尖山坡隧道出口左侧冲沟作为弃土场填平至路基标高处理隧碴,故维持原纵坡设计。 2 路线设计 2.1平面线形设计 按照“初设评审” 意见以及咨询意见所审定的路线走向,实地补测沿线地物及控制因素后,利用数字地面模型对初设路线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在减少拆迁、减少干扰、少占良田好地、适当考虑土石方平衡,减少工程数量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参数,路线线形舒顺,与地形协调好。 全线平面线形采用基本型和S型,基本型按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