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博简(二)《容成氏》臆解
上博簡(二)《容成氏》“?”臆解 (首發) 蕭旭 1.上博簡(二)《容成氏》簡2:“需(侏儒)為矢,長者厇。”厇,諸家或錄作“厇”。“侏儒為矢”指侏儒造矢,幾無異說。對於“長者厇”,大致有以下的說法: (1)整理者李零注:長者,疑讀為“張者”,與下“僂者”相反,指凸胸仰首的人。厇,待考。 (2)何琳儀曰:“”當是從首得聲之字,宅,疑讀“戚施”。 (3)徐在國曰:“”當分析為從禾首聲,釋為“秀”。“秀”疑讀為“繇”。《廣韻》:“繇,卦兆辭也。”簡文“秀(繇)宅”義與卜宅近。簡文“長(張)者秀(繇)宅,婁(僂)者仕(事)數”與上下文“跛躃守門,侏儒為矢”、“癭者煮鹽宅”結構相同,均是講有某種疾患者從事某種職業。徐在國的學生張通海從徐說。 (4)孟蓬生曰:“長者”與“侏儒”相對,因此長者應指身體特長的人。 (5)楊澤生曰:長者,當指個子高大而有某種缺陷之人。“”從首禾聲,釋作“垸”。《說文》:“垸,以桼和灰而髹也。”垸宅的工作常常要面對位置較高的牆和屋頂,如果由“長者”來做當然非常合適。 (6)許全勝曰:“長者”應與上文“侏儒”相對,是古之長人。“厇”疑可讀為“相宅”,“”疑為“相”之形誤。“厇”、“宅”通。 (7)黃錫全曰:“”從禾首聲,相當於“直”。“宅”可釋讀為“鐸”或“鎛”。鐘架一般較高,所以適合長者敲擊或撞擊。 (8)陳斯鵬曰:“”字當以首為聲,疑即《說文》的“?”字,殆即一字之異體。有二種可能:其一,讀為修。修宅,即治宅。其二,讀為築。古籍于“宅”常言“築”。長者,以許(全勝)說為是。長者修築房宅,正好是發揮了他們的體格優勢。 (9)蘇建洲曰:簡文“長者”即“張者”,指患有腹脹病症者。黃錫全認為“長者當指個子高大而有某種缺陷之人”,此說亦有理,今二說並存。厇,整理者以為待考。後一字學者均已指出就是“宅”字,可信。前一字本文贊同徐氏之說。 (10)劉信芳曰:張,腹滿也,字或作脹、痮。“”字從首聲猶從道聲,字即“?”字異構,《說文》:“?,?米也。”段注:“?,擇也,擇米曰?米,漢人語如此,雅俗共知者。”漢少府屬官有?官,掌擇米。簡文“宅”應讀為“擇”。擇米即精加工米。 (11)王青曰:“長者”疑即文獻中提到的“尪者”,《呂氏春秋·盡數》注云:“尪,突胸仰向疾也。” (12)張崇禮曰:“”當釋為“?”,訓為擇。厇,上博簡中屢現,多讀為“度”,這裡的“厇”也應該讀為“度”。《廣雅》:“殳、度,杖也。”《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鄭玄注:“度謂殳也。”?度,檢擇度、殳之類的長兵器。孟蓬生、許全勝等已經指出,“長者”與“侏儒”相對,應指身體特長的人。其說可從。按照《周禮·考工記·盧人》的說法,“殳长寻有四尺”……對身材高大的人來說,都是一項比較合適的工作。 上面節錄的諸家說法或許不很完備,現在網路上的觀點很多,不知還有沒有遺漏。 2.“長者厇”眾說紛紜,陳劍認為“‘長者厇’幾句尚難以確切解釋”,孫飛燕也說“諸說皆難以令人信服”,我亦有同感。下面我徑陳己說: (1)“長者”當從孟蓬生、許全勝說,是指高個子的人。 (2)“”從首得聲,劉信芳說是“?”字異構,是也。但此簡“?”不讀本字訓擇,竊以為當讀為蹈。《容成氏》簡44:“于是乎作為九城(成)之臺,視(寘)盂炭其下,加圜木於其上,思(使)民道之。”整理者李零正讀道為蹈,是也。《韓詩外傳》卷6:“故明君不道也。”《荀子·富國》同。《外傳》卷3、《荀子·王制》“道”作“蹈”。《列子·黄帝》:“向吾見子道之道當為蹈敦煌寫卷北圖0866《李陵變文》:“勃籠宛轉,舞道揚聲。”“舞道”即“舞蹈”。字亦作導,《呂氏春秋·察今》:“嚮其先表之時可導也。”高誘注:“導,涉也。”江紹原曰:“《說文》:‘蹈,踐也。’‘導’字或竟是‘蹈’之借字。”敦煌寫卷P.2237:“道喜見諸(之)高蹤。”P.2767V:“導善見之高蹤。”《後漢書·逸民傳》:“蹈老氏之高蹤。”《公羊傳·襄公五年》:“仲孫蔑、衛孫林父會吳于善稻。”《釋文》:“善稻,《左氏》作‘善道’。”皆其例也。 (3)“厇”字據圖版當作“?”,同“厇”。此字不讀為宅,亦不讀為度,疑當讀為蹠。《說文》:“蹠,楚人謂跳躍曰蹠。”《方言》卷1:“??、?、??,跳也。楚曰?,陳鄭之閒曰?,楚曰蹠,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跳,或曰??。”郭璞注:“??,古蹋字。”《玉篇》:“蹠,楚人謂跳曰蹠。”字或作,九店楚簡簡32:“四方埜(野)外。”訓適、至,取跳行為義。字或作跖,《漢書·揚雄傳》:“秦神下讋,跖魂負沴。”王先謙曰:“‘跖’與‘蹠’同字。《說文》:‘楚人謂跳躍曰蹠。’言秦神讋懼其靈魂跳躍遠避而負倚坻岸也。”字亦省作石,清華簡(一)《金縢》簡8:“周公石東三年,??(禍)人乃斯得。”《史記·秦本紀》:“是時蜚廉為紂石北方。”李學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