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鉴赏复习专题(三)资料.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诗词鉴赏复习专题(二) ——语言;诗歌语言常见的考题类型 1.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炼字) 2.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或分析本诗的语言风格。;四、炼字类题目规范的答案格式 1.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案格式: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点明所用手法)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作用);(1)炼字艺术注重动静转换结合,追求表现画面的动态美。 如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2)炼字艺术通常注重运用想象和联想,追求化无形为有形的可感性。 如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载”字,把无形的“愁”搬上了有形的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以用船来“载”,而且可以随水而流。“载不动”则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哀愁的重和多。;(3)炼字艺术还注重语意双关,追求表达的含蓄与丰富之美。 如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中的“凉”字,既写出了自然节候之“凉”,又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意境,借写天气的“凉”,抒写人生之“悲凉”,写出了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4)炼字艺术也常常注重表达诗人独特的个体感受,往往有妙趣横生之效。 如王驾《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的“疑”字,可谓神来之笔,不仅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十分调皮,非常会捉弄人。一个“疑”字,表达了诗人对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的独特感受。;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作,强调其动态的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3.(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 蝶恋花 苏轼 ?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参考答案: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 第二步: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 (描景象)。 第三步: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2014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3分)   ;诗歌鉴赏之 一词(句)领全诗; 1、鉴赏“诗眼” 2、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近年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中与诗眼、炼字有关题目统计:; 什么叫“诗眼”;诗眼;提问方式: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为什么? 提问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