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课程设计(科院).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92252360 一、油藏地质特征分析 2  HYPERLINK \l _Toc392252361 1.1构造特征 2  HYPERLINK \l _Toc392252366 1.2地层分布 2  HYPERLINK \l _Toc392252367 1.3 储层特征 5  HYPERLINK \l _Toc392252370 1.4 油藏特征 8  HYPERLINK \l _Toc392252371 二、地质储量的计算与评价 11  HYPERLINK \l _Toc392252372 2.1油藏含油面积 11  HYPERLINK \l _Toc392252373 2.2油藏地质储量 11  HYPERLINK \l _Toc392252374 2.3天然气储量计算 12  HYPERLINK \l _Toc392252377 2.4油藏地质储量评价 12  HYPERLINK \l _Toc392252378 三、采收率评价 13  HYPERLINK \l _Toc392252379 四、油藏产能评价及合理产量论证 15  HYPERLINK \l _Toc392252381 4.1 油藏产能评价 15  HYPERLINK \l _Toc392252382 4.2 合理的产能设计与论证 17  HYPERLINK \l _Toc392252383 五、发方式及开发层系论证 18  HYPERLINK \l _Toc392252385 5.1开发方式的确定 18  HYPERLINK \l _Toc392252386 5.2人工补充能量 18  HYPERLINK \l _Toc392252387 5.3开发层系的划分  PAGEREF _Toc392252387 \h 18  HYPERLINK \l _Toc392252389 六、开发井网论证 20  HYPERLINK \l _Toc392252390 6.1井网 20  HYPERLINK \l _Toc392252391 6.2 井网密度的确定 20  HYPERLINK \l _Toc392252394 6.3 井距设计 23  HYPERLINK \l _Toc392252398 七、开发方案设计与开发指标预测 24  HYPERLINK \l _Toc392252402 7.1开发方案设计 24  HYPERLINK \l _Toc392252403 7.2开发指标预测 25  一、油藏地质特征评价 1.1构造特征 区块构造位于A盆地的南部。构造简单形态较简单,为低幅度的北西-南东向的长轴背斜构造,无断层,地层平缓。背斜高点海拔-3050m,圈闭面积35.8km2. 1.2地层分布 M油田钻井自下而上揭示了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地层。白垩系和第三系地层基本上以海相沉积,新近系晚期至第四系地层为海陆交互相和陆相沉积。白垩系下统(K1)的阿尔比阶可划分为5个岩性旋回段,基本以上以低速、低伽马与高速、高伽马段互层为特征。中下部岩性以灰色、灰白色岩为主,缝合线发育。夹薄层灰、灰绿色泥灰岩和页岩条带。向上变为棕色白云岩和灰岩,顶部生物碎屑发育,局部夹泥灰岩条带和页岩条带,厚度300~320m。含油目的层为阿尔比阶的M1油组,地层分布比较稳定,地层厚度为35m。 图1 M1油藏砂厚等值图 图2 M1油藏有效厚度等值图 图3 M1油藏孔隙等值图 图4 M1油藏渗透率等值图 1.3储层特征 1.3.1 储层孔隙特征 目的层M1的岩性以泥晶生屑灰岩、亮晶生屑灰岩和泥晶圆笠虫岩为主;藻模孔为主,次为体腔孔和粒间溶孔。由M1油藏孔隙度等值线可得到孔隙度分布范围19-21%之间,平均为19.7%。 根据慧眼油藏孔隙度分级标准,目的层M1空隙等级属于“极好”级别。 孔隙度,%碳酸盐岩砂岩25-20——极好20-15极好好15-10好中等10-5中等差5-1差无价值1-0无价值 1.3.2储层有效厚度 储层厚度18.6m,油水界面以上油柱的有效储层厚度为7.7m。 1.3.3储层渗流特征 由渗透率等值线图可得渗透率的分布范围6.0-9.0×10-3μm2,几何平均7.5×10-3μm2,根据灰岩储层渗透率分级标准,目的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