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疹课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黏膜损害:梅毒性鼻炎,表现鼻塞,张口呼吸,脓性分泌物。 骨损害:占90%,为骨、软骨、骨膜炎、肢体剧烈疼痛可导致假性瘫痪。 肝脾大及全身淋巴结肿大。 中枢神经系统梅毒症状在新生儿期罕见。 其他:全身水肿,与低蛋白有关;先天性肾病或梅毒性肾炎。 治疗:青霉素。 新生儿皮疹 新生儿皮肤病的常见因素 1.年龄 不同年龄可发生不同皮肤病 2.遗传 遗传皮肤病在新生儿期发病 3.内分泌障碍 由母体内分泌影响,使皮脂腺功能旺盛,发生婴儿脂溢性皮炎 4.维生素缺乏 如皮肤干燥症 5.感染 脓疱病、鹅口疮 6.护理因素 痱子、尿布皮炎 7.环境条件 汗疱疹 常见表现 1.自觉症状:痒、痛、烧灼、蚁行和麻木,在新生儿期表现哭闹不安。 2.丘疹、斑疹、水疱、脓疱、风团、结节、鳞屑、痂、糜烂、溃疡 诊断特点 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 1.病史:主要由父母代述,包括病史、家族史、胎次、分娩史等。 2.体格检查在天然阳光下进行,皮损的性质、部位、大小、数目、颜色、形状、排列、硬度等。 3.实验室检查:微生物直接检查、培养,活体组织检查,皮肤纹学和染色体研究 治疗特点 1.内服药:对感染性皮疹可用抗细菌、抗真菌药物;非感染性根据性质采用相应治疗,如过敏性的选用抗过敏的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维生素缺乏性给予补充维生素。 2.外用药物:主要治疗方法 3.治疗原则:选择适当作用药物和剂型,达到最佳治疗目的。 不同皮损剂型的选择 皮损 剂型 大片糜烂 水剂 渗液较多 红肿明显 粉剂 红斑、丘疹、水疱、脓疱 混悬液 小片糜烂、渗液很少 糊剂 皮肤干燥、少许脱屑 乳剂 乳痂较多 油剂 溃疡 软膏 新生儿脓疱病 新生儿脓疱病:一种以周围红晕不显著的薄壁水脓疱为特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起病急,传染性强。 病原菌:第Ⅱ噬菌体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 途径:皮肤感染的或带菌的医护人员或产妇接触。 临床表现 多在生后4-10天发病,在面、躯干、四肢突然发生大疱,由豌豆大至核桃大,大小不等,疱液初呈淡黄色而清澈,1-2天后部分疱液混浊,疱底先有半月形积脓现象,以后脓疱逐渐增多,但整个大疱不全化脓,因而出现水疱的特征。疱周红晕不显著,壁较薄,易于破裂,破后漏出鲜红色湿润的糜烂面,上附薄的黄痂,痂皮脱落遗留暂时性的棕色斑疹,消退后不留痕迹。 治疗 凡患有化脓性皮肤病的医护人员或家属,均不能与新生儿接触,并隔离新生儿。 注意患儿清洁卫生,尿布应勤洗勤换。 全身治疗,有效抗生素,如青霉素 局部科用0.5%新霉素软膏,2%莫匹罗星软膏,或2%龙胆紫溶液。 新生儿脂溢性皮炎 病因可能由于新生儿受母体雄性激素的影响,使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所致。 皮损多发生在头皮、眉区、鼻翼凹等处,表现为暗红色红斑上附有油腻性灰黄色鳞屑。 治疗:2%水杨酸花生油,每日2次,待鳞屑脱落后,外涂皮疹类固醇激素软膏,每日2次。 新生儿红斑 比较常见,发生新生儿红斑的原因不是很明确,可能与母体内激素水平有关。新生儿红斑常在生后1至2天内出现,多散在于头面部、躯干及四肢,呈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红色斑疹或斑丘疹,新生儿无不适感,多在数天内消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不必过多干预,不建议外涂爽身粉等,护理的关键在于避免皮肤破损及继发感染。 粟粒疹 是一种出现在新生儿鼻部、下颌或者面颊部的白色细小颗粒状皮疹,是由皮肤碎屑堆积在皮肤的纹路中形成的。许多新生儿出生时就出现粟粒疹,大部分的粟粒疹都会在几周后自行消失。可继续观察。 尿疹 主要发生在新生儿肛门周围及臀部等尿布遮盖部位,一般认为是由于被大小便浸湿的尿布未及时更换,尿中尿素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而产生氨,刺激皮肤使其发炎。表现为鲜红色红斑,严重的可发生丘疹、水疱、糜烂,伴细菌感染可发生脓疱。主要是选择透气性好的尿片或使用布尿布,勤换尿片,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外阴及其周围皮肤,注意保持尿片遮盖部位皮肤干燥。如有丘疹、水疱、糜烂或脓疱时可外用0.5%新霉素。 热痱 夏天常见,多由于新生儿皮肤排泄汗液不畅导致汗腺阻塞所致,常发生在新生儿头部、前额、颈部、腋窝、肘窝、腘窝等出汗较多或皮肤皱褶处,可表现为红色或白色粟粒样皮疹。防治关键在于保持居室通风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