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风情2.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风情2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概况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们最能体现台湾饮食的特点。台湾汇聚着来自中国各地的人们,他们带来家乡的饮食,与当地食物和烹调相结合后,发展出独特的小吃料理。 大肠包小肠   大肠包小肠是台湾相当普遍的小吃,炭火烧烤的大肠外皮微酥,内馅米粒饱满,夹上风味绝佳的香肠,铺上酸菜、小黄瓜、姜片与菜脯蛋等小菜,一口咬下肉汁四溢,满嘴的美味。而这么有特色的传统小吃,在东海夜市就能找到。位于东海大学西门町的官之霖大肠包小肠,是东海夜市里颇具特色的小吃。 2 鼎边锉   许多人到基隆,都想一尝鼎边锉的口味。日本NHK独家专访,特地来基隆摄影专辑其制作过程。鼎边锉是福州小吃,在福州人家里这算是家常小吃。里面有肉羹、虾仁羹、金针、香菇、木耳、鱿鱼、小鱼干、竹笋、高丽菜,内容丰富,是标准的汤好料多。然而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称之“鼎边锉”。 “锉”是台语,为爬滚的意思。其制作是用米磨成米浆,沿着大锅鼎边滚下,米浆滑滚的动作叫锉,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边锉。鼎边锉以邢家所做最为有名。 3 蚵仔煎   台湾小吃销售排行榜第一名,因偶像剧《转角遇到爱》被两岸粉丝追捧。如今从台湾头走到台湾尾,每到一地都可寻到蚵仔煎的芳影。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蚵仔撒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浇上稀薄的太白粉浆后,再搭配几片青菜和一个土鸡蛋,最后画龙点睛将酸酸甜甜的特制酱淋在刚离开炉火的蚵仔煎上,扑哧四溢的香气 中,顿时迎来一阵噼噼啪啪的美美响声。 4 阿宗面线   阿宗面线这家面线创立于1975年,卖的是大肠面线,虽然有一块儿小店面,却不提供座位,食客需端着碗,捧着烫嘴的面线或站或蹲,在骑楼下或马路中间吃,蔚为壮观。更怪异的是顾客经常大排长龙等待,再端着那碗面线到店家设在柱子旁边的调酱台,加一些符合自己口味的辣椒、蒜泥或乌醋。这小小的面线有人叫它面线糊,意谓面线如浆糊般黏稠,而且配料和面线都和在同一锅里。面线里加了鲜蚵,叫蚵仔面线;若以大肠为浇头,则称大肠面线。 5 甜不辣   有50多年历史的赛门甜不辣一直安稳地坐在台湾本地小吃甜不辣的第一位的交椅上,不光是因为它的年头长,更重要的是这种风味独特的小吃充满了变化与想像。赛门甜不辣的招牌来自70年代风靡台湾的国外电视剧《七海游侠》,其中的男主角名叫赛门·邓普拉,由于“邓普拉”与“甜不辣”的发音接近,才有了这么一个有趣的店号。赛门甜不辣的全手工制作工艺也是保证口感的重要因素,多少年来不曾改变,一碗甜辣酱混杂的美食就在这里多年如一日地任凭风霜改变。 6 棺材板   棺材板为赤崁食堂创始人许一六先生所研发改良的美食,赤崁食堂最初以鸡肝和蕃茄酱夹在吐司中,称为鸡肝板。许一六先生在尝过后,将其改良以厚片 吐司炸酥挖空,填入牛奶面糊、鸡肉、马铃薯、青豆仁、虾仁、花枝将挖去的面包皮盖上,棺材板即完成。棺材板类似西餐中的沙拉面包,再加上使用刀叉进食,可知棺材板是由西餐中研发出来的独特小吃,由于食客戏称其形状似棺材,因此老板以此命名为棺材板,颇具有恐怖气息的名字。 7 彰化肉   彰化肉圆的主要材料是特选番薯粉(清明节后产制),上等猪肉、香菇、蛋黄、冬虾、竹笋配葱、玉桂香料。经过配制炊蒸,即是圆形表皮润泽富弹性的半成品。放入不温不燥的油锅炸上数分钟,捞起浇洒特制的佐料——糯米、花生、芝麻、糖搅拌而成的甜酱,加上上等壶底酱油。吃起来感觉皮脆馅香,味道可口。 8 姜母鸭   这是80年代后期在台湾流行起来的进补小食,将台湾特产的红面番鸭煮熟,取鸭肉和老姜(也被称做姜母),搭配上胡麻油、米酒、中药的药材包,混合放在客人面前熬煮,炭火更佳,好似鸭汤火锅一般。 9 忠孝东路黄牛肉面馆   著名美食家、旅行家舒国治先生强烈推荐,号称:“纯粹鲜香上,此店全台北称第一”。牛肉汤香醇、鲜腴、净清,不带一丝其他作料味(如豆瓣、花 椒、肉桂、沙茶、番茄、酱油)。有的行家在吃面时欲极尽酣畅淋漓,特嘱牛肉另搁放一盘,只全心大口呼噜吃面,肉仅偶夹一两片,所剩肉片打包带走回家。 10 生炒花枝 仅凭“生炒花枝”这个美名,就当先品为快。“花枝”是由主料鱿鱼,配以各类竹笋、胡萝卜熬制而成的。之所以叫“花枝”,是因为鱿鱼上部有十个肉腕,形如花枝,于是形象地取名。一口咬下去,会感觉到鲜美汤汁溢出,而滑韧的花枝口感更是一绝。凤梨酥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这次糕饼业者的动作是希望将凤梨酥定位为「台湾的伴手礼」,但一定要记得发源地是台中市,不能被外县市取代。 马英九说,凤梨酥全台各地皆有,台中凤梨酥远近驰名,菠萝馅则是买新鲜菠萝自行制作,每日现作现卖,吸引不少外国人光顾。外皮讲究酥松、具天然奶油香,内馅则得嚼劲适中、甜而不腻,带有天然菠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