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一、垄断 二、垄断竞争市场 三、寡头市场 小结 一、垄断 monopoly (1)一家厂商就是整个行业,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 4.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2)垄断厂商平均收益曲线。 垄断市场,销量增加,价格下降,从而边际收益减少。 MR不与需求曲线重合,而是位于需求曲线下方。 随着产量增加, MR与需求曲线的距离越来越大, MR比价格下降得更快。 (3)垄断厂商的总收益曲线。 ed1,MR0 ed1,MR0 ed=1,MR=0,总收益最大 5.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1)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 a.总收益总成本,GFKN为超额利润。 b.总收益总成本,GFKN为亏损。 已知某垄断厂商短期总成本函数为 STC=0.1Q3-6Q2+140Q+3000, 其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2)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和产量是同时决定的,两者之间并无唯一关系。 6.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 长期中不会有新厂商进入。垄断厂商可以通过生产规模调整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并不以利润消失为标志。 长期均衡的条件 MR = LMC = SMC(最佳规模) 7.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 完全垄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选取不同定价策略确定市场价格,即差别定价。 价格歧视分为三类 ①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 为每单位产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②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消费者及其购买量确定的价格。 ③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 对同一种产品, 在不同市场或对不同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图示 8.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自然垄断行业的特征是,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降低。如电网建成后每度电的价格下降。即存在规模经济。 自然垄断的经济效果比完全竞争要好,但是经济效率低。 二、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 垄断竞争市场:许多厂商生产销售有差别的产品的市场组织 既垄断又竞争,既不完全垄断、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1.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1)最基本条件: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2)存在较多的厂商 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d曲线:主观需求曲线 单个厂商改变价格, 其它厂商保持不变时, 该厂商的需求曲线 。 A点:最初产量Q1,最初价格P1。 价格下调:P1→P2 d1:厂商预期销售量提高至Q2。 (3)d曲线与D曲线的关系 d:弹性大,平坦,斜率小 D:缺乏弹性,更陡峭。 3.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MR = MC 短期:厂商都可以在部分消费者中形成垄断地位,处于完全垄断状态。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4.垄断竞争市场——长期均衡 5.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6.非价格竞争 (1)价格竞争 (2)非价格竞争 三、寡头市场 oligopoly market 1.寡头(垄断)市场: 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 2.寡头市场特点 厂商数目屈指可数。买者众多;厂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品价格和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3.寡头垄断厂商均衡 (1) 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特点。 寡头市场价格的界限: 最高价格=完全垄断下的垄断价格; 最低价格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的竞争价格。 (2)古诺Cournot模型——产量竞争。 由法国经济学家奥古斯丁·古诺于1838年最早提出,研究双寡头垄断市场。 古诺均衡——反应函数图示 厂商A和B。 市场需求P=90-Q; 市场供给Q=QA+QB 。 反应函数的推导 古诺均衡解 (3)斯威齐Sweezy模型——价格竞争。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建立。 弯折(突点)需求曲线 厂商原来处于 A点( P1 ,Q1)。 四、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2、均衡博弈的基本概念 3、寡头厂商的共谋及其特征 4、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 四、不同市场的比较 价格 ONON’ON” 产量 OMOM’OM” 产品差别可有可无。由此分为无差别寡头垄断市场和有差别寡头垄断市场。 存在进入的障碍。其它厂商无法顺利进入。行业存在规模经济;相互勾结,构筑进入壁垒;采用收购、兼并一些小企业等形式来减少厂商的数目。政府的产业政策所致(厂商数目较稳定)。 寡头之间利害关系密切。双方均是反应后再决策,在产量和价格上没有“确定的均衡”。 操纵价格的形成途径: 通过价格同盟来制定; 默契形成; 由一家最大的寡头先行定价其它随从。 价格战的结果往往是竞争双方利润都趋向于零。 价格一旦形成,不会轻易变动,以免两败俱伤。 寡头垄断,价格较稳定,厂商喜欢非价格竞争方式,慎重价格战。 假定: 两个寡头厂商A和B生产同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