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概述 第二节 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二). 细菌的结构 4、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细胞质cytoplasm:是在细胞膜内除核区以外的细胞物质。细胞质是无色、透明、粘稠状物质。主要成分为水,蛋白质,核酸,脂类、少量糖和无机盐。 4、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①贮藏性颗粒 ②磁小体megnetosome ③气泡 gas vacuoles ④羧化体 carboxysome 贮藏性颗粒 细菌细胞质中含有各种颗粒状内含物,它们大多数为细胞贮藏物,颗粒状内含物的多少因细菌的种类、菌龄及培养条件不同而改变。 主要有:异染粒、聚β-羟丁酸、肝糖粒、淀粉粒、脂肪粒、硫粒和液泡等等。 内含物-异染粒 metachromatic 异染粒 内含物-聚β-羟丁酸颗粒(ploy- β -hydroxybutyra PHB) PHB PHA---polyhydroxyalkanoate 内含物-脂肪粒 脂肪粒的折光性较强,它可被脂溶性染料染色;细胞生长旺盛时,脂肪粒增多,细胞遭破坏后,脂肪粒可游离出来。 内含物-液泡 许多活细菌细胞内有液泡,液泡主要成分是水和可溶性盐类,被一层脂蛋白的膜包围。可用中性红染色使之显现出来。液泡具有调节渗透压的功能,还可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 磁小体 megnetosome 1975,由(R P Blakemore)首先发现,目前所知的趋磁细菌主要为水生螺菌属(Aquaspirillum)和嗜胆球菌属(Bilophococcus)。 成分为Fe3O4,外层有一层膜包围,形状为平行六面体或者六棱柱体。 功能:导向作用。 应用:磁性定向药物或者抗体,生物传感器等等。 磁小体 megnetosome 气泡 gas vacuoles 由蛋白质膜构成的充满气体的泡状物。有些细菌细胞质中含有几个或多个气泡。 羧化体 carboxysome 又称羧酶体,是某些化能自养细菌菌体中含有的一类多角型的内含物。大小和噬菌体差不多,约10nm,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自养细菌固定CO2中起关键作用。 (二). 细菌的结构 ( ii )特殊结构 1、芽孢 spore 2、糖被 glycocalyx 3、鞭毛 flagellum 4、纤毛 fimbria 5、 孢囊 cyst 1、芽孢 定义: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者椭圆型、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endospore或者spore)。 1、芽孢 芽孢形态及在细胞中的位置 各种芽孢在细胞中的位置、形状和大小是一定的,在分类鉴定上有一定意义。 芽孢的组成和结构 芽孢有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 芽孢的特性: 具有很强的抗热、抗干燥、抗辐射、抗化学药物能力。 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通透性差,不易着色。 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处于休眠状态。 一个芽孢萌发产生一个个体。 芽孢的抗热机制: 目前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如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芽孢中的酶分子量小,比较耐热。也有人认为芽孢抗热与DPA有关。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芽孢衣对水分和阳离子渗透性差;皮层渗透压高,造成吸水膨胀,核心高度失水。 研究芽孢意义 分类鉴定指标。 提高筛选效率。 菌种保藏。 灭菌指标。 2、糖被 glycocalyx 定义:某些细菌生活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在细胞壁外表面形成一层松散的厚度不定的粘膜状物质。不易着色。 根据形状和厚度 荚膜 capsule 或大荚膜 macrocapsule :粘液状物质具有一定外形,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厚度:>0.2μm。 微荚膜 microcapsule :粘液状物质较薄,厚度:<0.2μm , 与细胞表面牢固结合。 粘液层 slime layer :粘液物质没有明显的边缘,比荚膜松散,可向周围环境中扩散,增大黏性。 菌胶团 zoogloea : 多个细菌共有一个荚膜。 荚膜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因种而异,除水外,主要是多糖(包括同型多糖和异型多糖),此外还有多肽,蛋白质,糖蛋白等。 生理功能: 保护作用:避免干旱损伤,防噬菌体吸附和裂解,防白细胞吞噬。 储藏养料以备营养缺乏时重新利用。 作为透性屏障或离子交换系统,保护细菌免受重金属离子的毒害。 表面附着作用。 细胞间的信息识别作用。 堆积代谢废物。 作为主要表面抗原,是有些病原菌的毒力因子。 荚膜 capsule 荚膜水分含量超过90%,其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表面湿润、有光泽、黏液状的光滑型(smooth),S型菌落。 不产荚膜的细菌形成表面相对干燥的粗糙型(rough)R型菌落。 荚膜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应用:荚膜也可以成为有价值的材料。如:肠膜状明串珠菌的葡聚糖荚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