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期使用的聚酰胺是脂肪族聚酰胺,如尼龙—4、尼龙—66等制成的中空纤维膜。这类产品对盐水 的分离率在80%~90%之间,但透水率很低,仅 0.076 ml/cm2·h。 以后发展了芳香族聚酰胺,用它们制成的分离膜,pH适用范围为3~11,分离率可达99.5%(对盐水),透水速率为0.6 ml/cm2·h。长期使用稳定性好。由于酰胺基团易与氯反应,故这种膜对水中的游离氯有较高要求。 离子性聚合物可用于制备离子交换膜。与离子 交换树脂相同,离子交换膜也可分为强酸型阳离子 膜、弱酸型阳离子膜、强碱型阴离子膜和弱碱型阴 离子膜等。在淡化海水的应用中,主要使用的是强 酸型阳离子交换膜。 磺化聚苯醚膜和磺化聚砜膜是最常用的两种离 子聚合物膜。 § 典型的膜分离技术及应用领域 典型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有微孔过滤(MF)、超滤(UF)、反渗透(RO)、纳滤(NF)、渗析(D)、电渗析(ED)、液膜(LM)及渗透蒸发( PV)等,下面分别介绍之。 微孔过滤技术 微孔过滤技术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二战时被用于检测城市给水系统的微生物污染。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商品化的微孔膜约有13类,总计400多种。 1)推动力:压力差(静压差),为0.01~0.2MPa 2)膜类型特点:均匀的多孔薄膜,厚度在90~150μm左右,过滤粒径在0.025 ~ 10μm之间 (也有称10nm ~10μm),孔隙率70%~80%,107~108个小孔/cm2滤膜。 微滤膜本身性脆、易碎,机械强度差,实际使用时必须衬贴在多孔支撑体上,如烧结的不锈钢、烧结镍等;尼龙布、丝绸(需以密孔筛板支撑)。 微孔膜的主要优点为: ① 孔径均匀,过滤精度高。能将液体中所有大 于制定孔径的微粒全部截留; ② 孔隙大,流速快。一般微孔膜的孔密度为107孔/cm2,微孔体积占膜总体积的70%~80%。由于膜很薄,阻力小,其过滤速度较常规过滤介质快几十倍; ③ 无吸附或少吸附。微孔膜厚度一般在90~150μm之间,因而吸附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④ 无介质脱落。微孔膜为均一的高分子材料, 过滤时没有纤维或碎屑脱落,因此能得到高纯度的 滤液。 2.1 微孔过滤技术 3)透过组分:小于膜孔的物质,如水、溶剂、溶解物 截留组分:大于膜孔的物质,如悬浮物、细菌等 2. 微孔过滤技术应用领域 微孔过滤技术目前主要在以下方面得到应用: (1)微粒和细菌的过滤。 可用于水的高度净化、食品和饮料的除菌、药液的过滤、发酵工业的空气净化和除菌等。 大气中悬浮的尘埃、纤维、花粉、细菌、病毒等,溶液和水中存在的微小固体颗粒和微生物,都可借助微孔膜去除。 (2)微粒和细菌的检测。微孔膜可作为微粒和细菌的富集器,从而进行微粒和细菌含量的测定。 (3)食糖与酒类的精制。微孔膜对食糖溶液和啤、黄酒等酒类进行过滤,可除去食糖中的杂质、酒类中的酵母、霉菌和其他微生物,提高食糖的纯度和酒类产品的清澈度,延长存放期。由于是常温操作,不会使酒类产品变味。 (4)药物的除菌和除微粒。以前药物的灭菌主要采用热压法。但是热压法灭菌时,细菌的尸体仍留在药品中。而且对于热敏性药物,如胰岛素、血清蛋白等不能采用热压法灭菌。对于这类情况,微孔膜有突出的优点,经过微孔膜过滤后,细菌被截留,无细菌尸体残留在药物中。常温操作也不会引起药物的受热破坏和变性。 许多液态药物,如注射液、眼药水等,用常规的过滤技术难以达到要求,必须采用微滤技术。 超滤技术 超滤技术始于 1861 年,最早使用的超滤膜是动物脏器膜。1864年Traube合成了第一张人工膜。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80年代发展迅速。 1)推动力:压力差,为0.1~0.5MPa 2)透过组分:溶剂、离子、小分子(分子量<1000) 截留组分:生物制品、胶体、大分子(分子量1000~300000)如酶、蛋白质等 3)分离机理:——根据分子特性、大小、形状进行分离 与微滤相似,主要也是为筛分作用。 4)膜类型特点:超滤膜均为不对称膜,其过滤粒径介于微滤和反渗透之间,约5~10 nm。 超滤膜的结构一般由三层结构组成: 即最上层的表面活性层,致密而光滑,厚度为0.1~1.5μm,其中细孔孔径一般小于10nm; 中间的过渡层,具有大于10nm的细孔,厚度一般为1~10μ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