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菌生物学-常见菇类-1.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蕈菌生物学-常见菇类-1.doc

第二篇 常见蕈菌栽培技术 第5章 侧耳栽培技术 5.1 概述 侧耳俗称平菇,也叫北风菌、冻菌、天花蕈等。因为其菌盖似贝壳或舌状,故又名蚝菌。狭义平菇特指糙皮侧耳。英文名为Oyster Mushroom。侧耳在分类上属于真菌界(Kingdom 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n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 Fr.)Kumm.(1871)]。见图5-1,图5-2,图5-3。 图5-1糙皮侧耳的墙式栽培 图5-2箱装商品糙皮侧耳 图5-3盒装商品糙皮侧耳 世界上,已知有侧耳100多种。侧耳栽培总产量居各种蕈菌的首位。据文献得知,在中国大约在1330年开始栽培。1972年,河南省的刘纯业首次用棉籽皮生料栽培成功。1978年,河北晋县用棉籽皮栽培首次获得大面积高产。棉籽皮是目前栽培最广泛,品种较多,产量较高的主要原料之一。 二十世纪90年代初,中国河北农业大学刘振岳等获得平菇与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经过4年10个世代的培育,现已培育出体细胞杂交新菌株,命名为“平香一号”。中试证明其菌丝粗壮,菌丝体洁白,菌柄中生,无孢子,生育期比香菇短,生物转化率154.6%,产量超过双亲,栽种优势显著。2003年,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王淑珍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白辰进行了灵芝与糙皮侧耳原生质体融合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其菌丝体与灵芝和糙皮侧耳的均不相同,其木栓质化程度大于糙皮侧耳,小于灵芝。迄今为止,侧耳主要有以下31种可供栽培。 (1)P. abalonus Hai,K.M .Chen et s.Cheng,鲍鱼菇、又名黑点侧耳、分布于台湾、福建。 (2)p.albellus (pat.) pegler,白侧耳,多分布于广东。 (3)p.anserinus (Berk.) Sacc,短柄侧耳、鹅色侧耳。分布于云南、广西、四川、西藏等地。 (4)P.applicatus quél,小灰侧耳,多分布于吉林。 (5)P.calyptratus(Lindbl.Apud Fr.)Saccado 具盖侧耳,多分布于河南、宁夏、台湾等地。 (6)P.chioneus (pers.) Fr,薄皮侧耳,多分布于广东。 (7)P.citrinopileatus sing,金顶侧耳,又名榆黄菇,分布于河北、内蒙古、广东、香港、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西藏等。 (8)P.cornucopiae (paul.ex pers.) Rolland, 白黄侧耳,小平菇,俗称姬菇,它是侧耳属中一低温型蕈菌,分布广。 (9)P.corticatus(Fr.) Quél,裂皮侧耳,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广东、贵州、新疆。 (10)P.cystadiosus O.K.Miller,囊盖侧耳、泡囊侧耳,也叫台湾侧耳。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 (11)P.dryinus(pers,:Fr.)Quél,栎侧耳,分布于福建、浙江、台湾、河北、黑龙江、新疆。 (12) P.djamor( Fr.)Boedjin.Sense Lato,淡红侧耳。多分布于福建广东热带地区.属于高温菇类。 (13)P.eryngii(DC,:Fr·)Quél,刺芹侧耳,杯形侧耳,杏鲍菇,属中低温菇类,分布于新疆、四川。 (14)P.eugrammus(Mont.)Dennis,真线侧耳,分布于广东。 (15)P.ferulae Lanzi 阿魏侧耳[P. eryngii(DC.:Fr)Quēi. var.ferulae lenzi] 白阿魏蘑(白灵菇)[Pleurtus nebrodensis (lnzenga)Quēi.]=P. eryngii(DC.:Fr)Quēi. var.nebrodensis lnzenga],有掌形、马蹄形、柱状形,属低温菇类,多分布在中国的伊梨、塔城及木垒等地区。在国外,多分布于法国、西班牙、土耳其、捷克、匈牙利、摩洛哥、中非、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乌兹别克等国及印度的克什米尔地区。 (16)P.flabellatus(Berk.er.Br·)Sacc,扇形侧耳,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热带地区。在中国多分布于广东、西藏、云南。 (17)P.floridanus Sing.,佛州侧耳,又名佛罗里达侧耳,白侧耳,属高温菇类,分布广。 (18)P.japonicus kawam,日本发光侧耳,月夜菌,有毒,分布于吉林。 (19)P.lignatilis Fr,腐木生侧耳,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吉林、四川、西藏、广东等地。 (20)P.limpidus(Fr.)Gill,小白侧耳,分布于吉林、广西、云南、台湾、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