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5、劉銘傳
劉銘傳 10235 黃宇辰 簡介 劉銘傳(1836--1895),清末安徽省合肥縣人,字省三,著名的淮軍將領。他十五歲就隨父親販賣私鹽,走遍鄉里。咸豐四年(1854),李鴻章創建淮軍,當時十八歲的劉銘傳被鄉人推為「堡塞長」,相當於團練長官,他招募的兵勇號稱「銘字營」,從此展開殺敵衛民的軍旅生涯。1853年,洪秀全率軍攻破南京,正式建號「太平天國」,同治元年劉銘傳被李鴻章調到上海壓制太平天國氣焰,同治四年再隨曾國藩、李鴻章鎮押「捻軍」,因戰功升任直隸總督。 光緒六年(1880年) 劉銘傳上書建議修築鐵路,雖未獲清廷採用,但他深受西洋建設理念的影響自此展開。1884年中法戰爭時受命督辦台灣軍務,再提出十項整頓海防建議,終獲清廷當局採納,漸漸展露治功。在中法戰爭中雖與守軍將領劉璈不合而備受牽制,但仍有效保守台北與淡水,並在基隆戰役中重創法軍。 光緒十一年(1885年) 清廷決定在台灣建立行省,劉銘傳擔任首任巡撫。他大膽建設台灣,舉凡兵器製造廠(大砲)、火藥局、水雷局、撫墾局、樟腦局、茶釐總局、礦物局、媒務局、稅釐總局、鹽務總局、郵政總局、電報總局、官醫局、東西向橫貫公路、輪船航線、台灣鐵路局、砲台等都在他的規劃與中央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澴的大力支持下,結合沿海各省的經濟支援中順利展開。 光緒十七年(1891年) 因基隆煤礦弊案告老還鄉。繼任台灣巡撫邵友濂則因財政困難與理念不同而放棄許多既定政策,使台灣後繼建設宣告中斷。 光緒廿年(1894年) 中日戰爭爆發,清廷希望劉銘傳再次督導海防軍務,但被他婉拒,日本據台後的光緒廿二年元月十一日病逝,時年五十九歲,光緒帝追贈太子太保、謚號壯肅。文章合集稱為「劉壯肅公奏議」、「大潛山房詩稿」。 劉銘傳的重要措施 1.興建鐵路 2.架設電報 3.設立郵政局 4.設立電燈 5.教育改革 6.財政改革 一、興建鐵路 1887年建設中國第一條官辦且運客的鐵路,以大稻埕為中心,計劃從基隆建到台南。兩年後完工通車,第一個行駛火車頭叫「騰雲一號」,德國製造,民眾稱呼火車頭是「黑色妖馬」。這架臺灣第一個火車頭還陳列在台北新公園裡。台北到基隆之間的鐵路也順利在1891年完工通車,兩年後延伸到新竹。這條鐵路的火車站,當初設在今天長安西路靠西寧北路附近。從火車站向基隆方向,沿途經過松山,八堵到基隆,鐵路在穿過獅球嶺時,必須開一條隧道,劉銘傳在隧道出口親題「矌宇天開」四個大字。 二、架設電報 全中國最早架設電報的地區就在台臺灣。先是基隆、淡水到台北之間的電報開工完成,工程浩大的台北經淡水到福州電報線也在短短兩個月內通訊完工。 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的前兩年內,電報線從南到北普遍遍設立,當時主要城市如嘉義、台南、彰化、新竹、台北、基隆都已設有電報局,電報總局則設在台北。 三、設立郵政局 劉銘傳參考中國海關郵政的例子,在台北設立臺灣郵政總局,在全省各地廣設郵局,定下局寄路線,訂定遞送信件時間。 四、設立電燈 1885年劉銘傳剛接任臺灣巡撫,便積極建築環繞台北全周圍的城垣。除重新規畫街道外,並從國外引進第一架蒸器碾路機,將街道碾平後,鋪上石塊或石板。更在筆直的石板街道上架設起電線桿,裝上電燈,原本臺灣人民都用花生油點油燈,明暗不定。現在突然出現這麼亮的照明,使許多台北居民大為驚奇。 五、教育改革 除應付電報需要設立的電報學堂之外,主要集中在新設立的西式學堂。在台北的西學堂,除中國經史文字,另外加上英、法、德文、史地、測算、數學。按照劉銘傳的計畫,希望由台灣本地自己培育出一批批人才,日後台灣建設中需要的機器製造或開鐵路、煤礦,都能夠自己做。為了表示重視,劉銘傳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到西學堂求學。 六、財政改革 1.將獲利高的硫磺與樟腦兩項生產事業,劃為國營事業並實施公賣制度。 2.丈田清賦 甲午戰敗,議和時劉銘傳正在病中,李鴻章曾寫信安慰他:「割台實有不得已的苦衷,但足下銳意經營的臺灣島,乃日人最喜歡,必繼承而不廢,仁兄多年淬厲的治績,也將永保不滅,幸安心勿慮!」 劉銘傳在日軍佔領全台後的第二個月,死於老家合肥…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