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我国原有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按三角网方法布设,按精 度从高到低分为一、二、三、四等。 国家二等三角锁网分布图 2、城市平面控制网 3、小区域平面控制网 在小于10km2的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区域控制网。 在这个范围内,水准面可视为水平面,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计算控制点的坐标,不需将测量成果归算到高斯平面上。 小区域平面控制网应尽可能与国家控制网或城市控制网联测,将国家或城市高级控制点坐标作为小区域控制网的起算和校核数据。 1、 国家水准网 根据测区不同的情况和技术要求,导线可布设成以下三种形式: 从已知控制点 B 和已知方向 BA 出发,经过1 、2、3点,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点 C 和已知方向 CD 上,这样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这种布设形式,具有 检核观测成果的作用。 由一已知点 B 和已知方向 BA 出发,既不附合到 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导线。 支导线本身不具备检核条件,为了保证支点的精度转 折角测量可以左角和右角同时观测,边长采用对向观 测,并且支点最好不超过三个。 1.踏勘选点 导线测量的首要工作是踏勘选点,在已有地形 图上初步拟定导线布设方案,然后到实地对照,实 地选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3.角度测量 用全站仪测出相邻导线边的水平夹角,测量时必须统一测左角或 者右角,否则会给内业计算带来很大麻烦。并根据拟测导线的等 级确定测回数的多少。 4.边长测量 用全站仪测出每条导线边的长度。通常采用往返测,往返较差须 满足规定。 三联角架法导线观测 1、附合导线的计算步骤 左右角同时观测可检核 坐标正算 交会测量是加密控制点的一种方法,当测量控制点的密度仍不能满足测量的需要时,可以采用交会测量的方式加密少量控制点,不需组网,只需从控制点出发交会一些单点点位,比支导线精度高。 交会测量有前方交会、后方交会、距离交会、侧方交会 前方交会余切公式: 从待定点P向三个已知点A、B、C观测水平角α、β、γ,计算P点坐标称为后方交会。 后方交会的危险圆 当待定点在三个已知点 A、B、C的外接圆上时, 无论P点在该圆的任何 位置,γ1、γ2均不变, 因此P点无解,此圆称为危险圆。 旋转P点的位置时,应使交会角 γ1、γ2和固定角ρ之和不在 160°~180°之间。否则误差会很大。 随着电磁波测距仪的应用,快速准确测量距离已成为现实,距离交会也成为加密控制点的一种常用方法。 如图在两个已知点A、B上分别量取至待定点P的边长Da、Db求解P点坐标,称为距离交会。 计算公式 第四节、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当两点间地形起伏太大而不便于进行水准测量时,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该法精度较低。 一、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二、地球曲率与大气折光的影响 地球曲率影响是: 大气折光影响是 △h=D2/14R 二差改正是:f=(D2/2R)-(D2/14R)=0.43×D2/R 三、三角高程测量的观测和计算 1、观测 1)、安置仪器,量取仪器高i和目标高s 2)、当仪器中丝瞄准目标是,读取竖盘读数。根据情况取盘左和盘右 3)、测量两点间水平距离。 2、计算 2 建立标志 临时性标志 永久性标志 导线测量的外业成果要使用规定的表格用铅笔认真记录,字体端正、清楚,记错的数据轻轻划掉,不能涂改,外业观测手簿要妥善保存。 在观测者精心安置仪器的情况下,三联角架 法可以减弱仪器和目标对中误差对测角和测距的影 响,从而提高导线的观测精度,减少了坐标传递误 差。 导线测量草图 3.4.3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124.08 164.10 208.53 94.18 147.44 2.3 导线内业计算 A B 5 6 7 C D ?AB ?CD XB=1230.88 YB= 673.45 XC=1845.69 YC=1039.98 43?17?12? 4?16?00? 180?13?36? 178?22?30? 193?44?00? 181?13?00? 204?54?30? 180?32?48? ?B ?1 ?2 ?3 ?4 ?C 8 2.3.1 附合导线的计算 1)计算坐标方位角闭合差并判断是否在限差内 2)计算各转折角的改正数并计算改正后的各转折角 3)计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计算各边的纵、横坐标增量 5)计算纵、横坐标闭合差及导线全长闭合差并判断 6)计算各边的纵、横坐标增量的改正数并检查 7)计算各点的坐标 点号 转折角 (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