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获奖课件.ppt
傣家竹楼 竹楼是傣家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 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如果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锥形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 藏族 碉房 藏族 碉房 藏族民居俗称碉房,大多数为三层或更高的建筑。底层为畜圈及杂用,二层为居室和卧室,三层为佛堂和晒台。四周墙壁用毛石垒砌,开窗甚少,内部有楼梯以通上下,易守难攻,类似碉堡。窗口多做成梯形,并抹出黑色的窗套,窗户上沿砌出披檐。居住在四川阿坝和甘孜的藏族碉房,其木装修部分则增多一些。居住在甘肃南部的藏族则多采用青海庄窠形式,说明地区条件对民居的影响甚至比民族因素的影响更大。四川茂汶地区居住的羌族亦采用碉房形式,其外墙为片石垒砌,建筑密度极高,并附建有极高的碉堡及过街楼,防御性极强。云南红河州一带的哈尼族民居称为“土掌房”,为土墙、平顶、外墙无窗的两层楼房,这种体系应说与藏族碉房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 羌族的碉楼 用极不规则的乱石建碉不用石灰而只用粘土泥巴接缝,在堆砌技术上难度极大,但羌民可信手砌成笔直光华的高达十余丈的房墙,历经百年以上风雨,地震和枪弹的袭击而不倾塌,这在少数民族建筑艺术上是一种奇迹。 * * 词语认读: 闽西南 粤东北 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布局 均匀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 家道兴旺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树满寨,花满园 思考: 1、读一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 2、读第2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4、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文化特征 结构 材料 作用 位置 客家民居 位 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 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 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 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福建客家土楼 吊角楼 同里的建筑大都贴水而筑,临水而建。于外、一镇包涵于中,因此镇上的老百性几乎择水而居,为?涮方便,镇内家家户户都在临水的一面建成石阶,作为水河桥,既简单又实用。也有人家搭建了伸向和面的小阁楼,并专门备好吊捅,随时可以取水。盛夏季节,在阁楼里一边品茗小酌,一边欣赏河上风光,实为其乐无穷。 江南水乡同里 黎族的船形屋 皖南民居 蒙古包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