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自行车交通问题浅析
中国城市自行车交通问题浅析
摘要 在分析自行车交通的优缺点基础上,根据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及现状,将中国城市分为三类;并以大连、佛山、天津为例,分析三类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形成原因、交通特点及对策;最后对中国自行车交通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自行车交通 无自行车城市 自行车萎缩型城市 自行车增长型城市
Ploblems of Bicycle Traffic in Cities of China
Lu Qun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P. R. China)
Li Xiao-long (Dalian Municipal Research and Design Company,Dalian 116011, P. R. 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s of bicycle traffic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of bicycle traffic, cities of China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sorts. Taking Dalian, Foshan and Tianjin as example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icycle traffic in different cities are expatiated. At last the foreground of bicycle traffic of China is prognosticated.
Key words: Bicycle traffic, None-bicycle city, Bicycle-shrinking city, Bicycle-increasing city
引言 众所周知,中国是著名的“自行车王国”。目前,中国自行车总量约为5.4亿辆,约占世界自行车总量的三分之一,全国平均2.5人拥有一辆自行车。随着城市的发展,自行车交通在不同城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发展状况、对策及前景值得探讨。
1.自行车交通特性分析
1.1自行车交通的主要优点
价格低廉,经久耐用;
技术简单,客货皆宜;
维修方便,停放容易;
方便快捷,节省用地;
有益健康,环保节能。
1.2自行车交通的主要缺点
安全性差。自行车无保护外罩,骑车者易受到碰撞,甚至翻倒。城市自行车交通事故率及其死亡率都很高,根据北京和南京的统计数据显示,30%以上的交通事故的第一当事者是骑自行车者;其中自行车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30%以上。
舒适性差。在严寒、酷暑、大风、暴雨、降雪等恶劣的天气,骑自行车出行非常艰难;长距离、长时间、大坡度的出行对体力消耗很大。
2.中国不同城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状况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自行车交通在不同城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近20年左右自行车交通的发展情况及现状的不同,将中国城市分为三类。下面分别以大连、佛山、天津为例分析各类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2.1“无自行车城市”
该类城市已经逐步取缔了自行车,绝大多数道路禁止自行车交通,自行车拥有量及交通量几乎为零,与普通城市相比,其城市交通具有很多独特之处。国际上不乏此类城市的范例:韩国的汉城和俄罗斯的莫斯科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无自行车城市”,其交通十分简洁。在中国该类城市以大连最为突出。
2.1.1形成原因
“无自行车城市”一般由于当地气候寒冷(或炎热)、地形多山(或多丘陵),具备不利于自行车出行的客观因素,而自行车交通又是其城市交通的症结所在,故采取禁止自行车交通的政策,以改善其交通状况。自然条件和政策法规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大连冬季气候较寒冷,地形多山地丘陵,自行车行驶困难;很多道路修建于山谷之中,宽度较狭窄,受到地形和原有建筑的限制,无法拓宽,自行车和机动车争道抢行成为扰乱城市交通秩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连市确定了对自行车和摩托车采取“限制、萎缩”的战略,市区逐年增加禁止自行车和摩托车通行的道路,将自行车道改为机动车道,把人行道改为行人和自行车共用道,停止为自行车和摩托车上牌,使之逐步自我萎缩。
2.1.2现状特点
该类城市的街道上基本看不到自行车,没有非机动车道,也没有大量自行车占据道路、成群成团行驶、干扰机动车交通的现象。消除了商贸中心、人行道以及景观路段上自行车随处乱放的顽疾,人行道可用面积增大,城市道路和环境都有很大改观。
在行人流量较大的交叉口,可以通过人行天桥完全实现人车分流,不存在“人在桥上走,单车地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