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2类:    (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破坏。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次生盐渍化等 (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的含义(定义、表现) 荒漠化就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 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荒漠化的概念(从本质、分布、成因、表现四个方面理解) 2、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3、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分析华北地区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 4、分析云贵高原地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 5、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位置与范围、地形、气候、水文、植被方面回答) 6、西北地区贺兰山两侧的地域分异规律(从降水、载畜量、自然景观、干湿状况、农业特色方面回答) 1、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干旱的气候与荒漠化----潜在因素 (2)气候异常与荒漠化----主要自然因素 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 * * * * * * 返回 石质荒漠化 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多发生在西北和华北 大兴安岭以西 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新疆、宁夏和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3、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 农业特色 干湿状况 自然景观 载 畜 量 降 水 贺兰山以东 贺兰山以西 少 以下200mm以上 多 小 大 沙漠、戈壁 荒漠草原、草原 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半干旱 绿洲农牧业 (山地降水、冰雪融水) 草原畜牧业、 灌溉农业 小结: 二、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干旱 基本条件 物质基础 动力因素 干旱的气候使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地面为疏松沙质沉积物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 抑制风沙活动 气温、降水变率大 多雨年 持续干旱 加剧荒漠化进程 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90%】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主要危害 典型地区 人为因素 不法分子在本已枯黄的草原上搂发菜。 掘井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 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具体措施: 改善灌溉技术 推广节水农业 减少水井数量 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 东 农作区 牧区草原 干旱内陆区 西 海陆位置 少 多 降水量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解决能源 的途径 开源 节流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推广省柴灶 *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