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其书;一点一画,照录而不改;虽有误字,必存原文。顾千里广圻qí ,黄尧yáo圃丕烈所刻之书是也。 顾千里广圻:顾千里(1766—1835)名广圻,以字行,人称“万卷书生”,江苏元和人。清代著名藏书家。 黄丕pī烈(1763—1825),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校勘家。字绍武,一字承之,号荛圃,绍圃。 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误字,补其阙文;又或错举他刻,择善而从,别为丛书,板归一式。卢抱经文弨,孙渊如星衍所刻之书是也。 孙星衍,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字渊如。 校勘大师:?卢文弨(chāo) 清代校勘学达于鼎盛,名家辈出。卢文弨即为清著名校勘学家。又号抱经,浙江杭州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一生多从事文献整理校勘工作,最精于校勘学,所校书自经传子史,下逮说部诗文,无不丹黄1。所校勘、注释诸子经书,汇刻为《抱经堂汇刻书》、《群书拾补》,皆称善本。 1丹黄:旧时点校书籍用朱笔书写,遇误字,涂以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为丹黄。 校勘大师:?陈垣 近人对校勘享有建树的应首推陈垣。他出于讲授校勘学的需要,从《元典章校补》(10卷)所录的1.2 万条谬误中择出十分之一作为典型校例,并归纳出若干校勘的理论和方法, 1931年他的《元典章校补释例》即《校勘学释例》问世,初步建立了校勘学的理论体系。 《校勘学释例》 《释例》全面总结了校勘一种古籍的理论、方法、原则和通例,初步建立了校勘学体系。 该书1931年由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印行,1959年中华书局重印。 陈垣(1880.—1971),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以同书之祖本1或别本相校 以同书前后相校 以他书校本书 定其是非 陈垣“校勘四法” 对校法 本校法 他校法 理校法 1一种书古时最初的刻印本,即后来刻印诸本作为依据的本子称为祖本。一种书在不同时期往往会刻有多种本子,难免产生讹误,而祖本则保持其本来面貌,因此为人们所重视。 陈垣:“对校者,即以同书之祖本与别本对读”,“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 (一)对校法 也称为版本校,是最基本的校勘方法.是在广泛搜集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一个错误较少的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进行校勘的方法。 其优点是“最简便,最稳当”、“不参己见”,免去妄改之弊。 短处是“不校是非”,“不负责任”。 如《旧唐书·李白传》明嘉靖闻人诠刻本: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yún隐于剡shàn中。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 张元济用南宋绍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校闻人诠本: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召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 闻人诠本脱二十六字。 《孙子兵法》:“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以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对校,发现在“远近”前,有“高下”二字。各本均无。 《孙子》论兵,特别重视地形,竹简本有“高下”二字,可以信从,当据补。 (二)本校法 《荀子·成相》篇云:“上能尊主爱下民”。 王念孙云:“爱下民当作下爱民,与‘上能尊主’对文。《不苟》,《臣道》二篇并云:‘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是其证。” 就是以本书校本书,在本书内部找证据。 (1)古籍不出一手不能本校。 使用本校法,必须注意两点: 先秦古籍,有些非一时一人所作,书中文字风格就不尽相同,因而也就不能据以相校。秦以后的总集、类书,汇集多人作品,文词驳杂,就更不宜使用本校法。 (2)史源不同也不能本校。 因为一部史书中史料的来源往往不同,而古人修史又常承用旧文,不事改作,虽然署上修史者的姓名,实际上并非出于一手。如司马迁撰《史记》就多用旧文,而班固撰《汉书》,又多用《史记》旧文。 陈垣先生认为,“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三)他校法 北宋曾纮hóng读陶渊明《读山海经诗》有“形夭無千歲,猛志固常在”。 干戚舞:干戚,干,盾牌;戚,大斧。古代乐舞的一种。操干戚的武舞。《礼记·乐记》:“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后汉书·崔寔shí传》:“干戚之舞,足以解 平城 之围。” 周必大考证《山海经》:“刑天,兽名,口含干戚而舞。”认为“形夭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