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影响煤矿生产主要地质因素的研究要点分析.ppt

第六章影响煤矿生产主要地质因素的研究要点分析.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节理对生产的影响 1、影响爆破效果 当岩石中节理发育时,如果攀岩钻进的方向与主要节理组一致,容易发生卡钻现象,而且在爆破时节理发育还会使爆炸能量分布不平衡,并使爆炸气体过早外泄,影响爆破现象。 2、影响工作面布置和开采效率 沿不同方向回采的工作面,即使是同一煤层,受节理的影响也会表现不同的顶板稳定性,为此,一般尽量使工作面与煤层的主要节理方向垂直或斜交,而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如果与主要节理的倾向一致一般会有利于工作面的落煤效果,而对于放顶煤采煤方法来说,煤层中如果有较发育节理还会提高放顶煤的作业效率。 一、节理对生产的影响 3、影响顶板控制方法 如对于顶板岩石节理发育的顶板支护,一般采用顶梁支护,而如果是采用锚杆支护,在顶板节理发育时,应该在揭露巷道后尽早支护,一保证顶板的稳定性。 4、影响矿井水和瓦斯的运移 节理是地下水和瓦斯的良好通道和储存空间。生产中尤其特别注意对回采后顶板冒落后产生的裂隙带的研究,查清其发育高度,防止上部水源通过裂隙进入井下。而煤层中的节理裂隙密集又多为瓦斯富集的部位,所以,矿井应分析预测节理裂隙密集带部位,查明煤层瓦斯富集区域及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6.5 其他地质因素 返回本章首页 6.5.1 矿山压力 6.5.2 煤层顶底板 6.5.3煤的自燃与煤尘爆炸 6.5.1矿山压力 矿山压力显现——围岩及支护工程在矿山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围岩变形、离层、冒落、煤壁片帮、底板膨胀鼓起、支柱插入底板、支架折损等力学现象。 矿山压力主要受煤岩层强度、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6.5.2煤层顶底板 (一)煤层顶底板对生产的影响 1、影响工作面的连续推进 工作面遇断层时,坚硬的顶底板不利于以挑顶挖底的方式通过断层,工作面不得不重开切眼。 2、顶底板的破坏可能导致突水 华北地区下组煤的安全开采是一个重大课题。 3、影响支护 不同类型的顶板影响到支护的密度、支护形式。底板松软将失去对顶板的支撑作用。 (二)煤层顶底板分类 6.5.3煤的自燃与煤尘爆炸 (一)煤的自燃 煤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并产生热量,在散热条件差的情况下,热量逐渐积聚致使煤的内部温度升高,从而燃烧。 煤层自燃主要受煤化程度、煤岩成分、煤中水分、硫含量、煤体破碎程度、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 6.5.3煤的自燃与煤尘爆炸 (二)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主要受挥发分、灰分、水分、煤尘颗粒粒度、煤尘浓度、瓦斯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1、名词解释:矿井瓦斯、矿山压力显现 2、影响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煤层厚度变化会对生产造成哪些影响? 4、从宏观状态来说,瓦斯可以分为哪几个带? 5、岩溶陷落柱有哪些外围特征? 习 题 * * * * 煤 矿 地 质 学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主要地质因素的研究 6.1 煤层厚度变化 6.2 矿井地质构造 6.3 矿井瓦斯 6.4 岩溶陷落柱 6.5 其他地质因素 [习题] [本章提要] 6.1 煤层厚度变化 返回本章首页 6.1.1 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6.1.2 煤厚变化对矿井生产的影响 6.1.3 煤层厚度的观测与探测 6.1.1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一)原生变化 整个含煤岩系最终形成之前,由某些地质因素引起的煤层的厚度变化。 1、地壳不均衡沉降 地壳不均衡沉降会引起煤层增厚、变薄、分叉、尖灭。 煤层厚度变化原因可分为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两类。 6.1.1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一)原生变化 2、泥炭沼泽基底不平 泥炭沼泽基底不平引起的煤层厚度变化特点: (1)顶平底不平。 (2)煤层变薄的方向是底板突起的方向,煤层厚度是渐变的。 (3)煤分层或夹矸被基底隆起地段隔开而呈现不连续。 地壳不均衡沉降 泥炭沼泽基底不平 6.1.1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一)原生变化 3、同生冲蚀 在煤层形成过程中,即未形成煤层顶板以前,河流、海水冲刷未覆盖的堆积泥炭造成煤层厚度变化。 同生冲蚀的特征: (1)煤层和冲刷物有共同的顶板。 (2)煤层和冲刷物相混,煤中有冲刷物,冲刷物中有煤。 (3)冲刷范围一般不大。 (4)冲刷物平面分布呈弯曲条带状。 6.1.1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二)后生变化 含煤岩系形成以后,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侵蚀冲刷等引起煤层厚度发生变化。 1、地质构造 含煤岩系形成以后,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造成的煤层厚度变化。 6.1.1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二)后生变化 2、后生冲蚀 形成煤层和顶板以后,由于地壳上升,煤层顶底板遭受冲刷。 后生冲蚀的特征: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