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物营养代谢病第二章
糖、脂肪及蛋白质营养紊乱性疾病
Metabolic Disorder Caused by Carbohydrate,Lipid and Proteins
第二章
本章目的:
了解概况,熟悉病因,理解发病机理,掌握主要症状及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
本章重点:
1、各类疾病病因及主要症状
2、预防及治疗知识
本章难点:
发病机理
第一节 奶牛酮病 第二节 家禽痛风
第三节 黄脂病 第四节 禽脂肪肝综合征
第五节 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 第六节 绵羊妊娠毒血症
第七节 肥胖母牛综合征 第八节 低血糖症
第九节 糖尿病 第十节 营养性衰竭症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奶牛酮病(Ketosis in dairy cows)
一、概述
二、病因
三、发病机理
四、症状及病理变化
五、诊断、治疗和预防
概念: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
曾用名:醋酮血病(acetonemia)、母牛热(cow fever)、慢热(slow fever)和低血糖性酮病等。
特征: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
发病时期:产犊后第1个泌乳月,尤其产后3周内。以3~6胎母牛发病最多,产乳量高的发病最多。
分类:
一、概述
一、概述
发生原因
原发性酮病
继发性酮病
能量代谢紊乱
其他疾病诱发,如真胃变位
临床症状
临床酮病
亚临床酮病
血清酮体1.72~3.44mmol/L
(100~200mg/L)
血清酮体3.44 mmol/L
(200mg/L)
健康牛血清酮体1.72 mmol/L(100mg/L)
发病率:高产牛群 临床酮病 2%~20%
亚临床酮病 10%~30%。
危害:亚临床酮病无明显临床症状,引起母牛泌乳量下降,乳质量降低,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发病率增高,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概述
酮 病
治疗费用
产奶量下降
继发病
伴发病
皱胃变位
胎衣不下
生产瘫痪
乳房炎等
损失151~312$
?
1、乳牛高产
母牛产犊后的4-6周已出现泌乳高峰;
产犊后8-10周内食欲较差;
摄食能量和葡萄糖不能满足泌乳需要;
高产乳牛群酮病的发病率高。
二、病因
2、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和供给不足
饲料供应过少,品质低劣,饲料单一;
日粮不平衡,精料多,粗料少;
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饲料;
单纯饲喂含丁酸较多的青贮和甜菜丝(粕)饲料或在饲料中的比例过大。
二、病因
3、产前过度肥胖
干奶期供应能量水平过高,母牛产前过度肥胖;
严重影响产后采食量的恢复,使机体的生糖物质缺乏;
由此引起的酮病称消耗性酮病。
有很多奶牛场习惯将干乳牛和泌乳牛混群饲养,使干乳牛采食较多的精料,引起母牛产前过度肥胖。
二、病因
4、其他
饲料中缺乏钴、碘、磷等矿物质,增加牛群酮病发生率
如丙酸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需先转化为丙酰辅酶A,须有VB12
寒冷、饥饿、过度挤奶等应激因素促进本病的发生;
各种原因引起产后消化机能下降,创伤性网胃炎、前胃弛缓、真胃溃疡、子宫内膜炎、胎衣滞留、产后瘫痪及饲料中毒等,导致消化机能减退;
二、病因
三、发病机理
血糖来源:主要由丙酸通过糖异生途径转化。
丙酸转化:丙酸 →丙酰辅酶A →VB12→琥珀酰辅酶A →糖异生
丙酸来源:瘤胃消化产生乙酸∶丙酸∶丁酸;
丙酸产量:一般乙酸、丙酸、丁酸三者比例为70∶ 20∶ 10。
精料发酵:59.6∶16.6∶23.8;
多汁饲料:58.9∶ 24.9∶ 16.2;
干 草:66.6∶ 28.0∶ 5.4。
丙酸减少:产前过度肥胖等导致产前、产后采食量减少;
前胃消化功能下降时,挥发性脂肪酸产生减少;
饲料中CHO供给不足,或精料太多,粗纤维不足;
三、发病机理
激素变化:泌乳早期血浆胰岛素下降,生长激素升高。
体贮动员:脂肪从脂肪组织和糖原从肝脏的动员;
NEFA增加:分娩前2~3周至2~3d,血浆NEFA浓度增加2倍以上,产犊时又急剧增加,通常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