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形成亏损之证。脑为元神之府,脑髓不充,神失其聪,导致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语言不清,咀嚼无力,时流涎水,四肢无力,手软不能握持,足软不能站立。或感受热毒,损伤脑络,后期耗气伤阴,脑髓及四肢百骸、筋肉失养,导致本病。 【病因病机】 【辨证】 主症:肢体瘫痪,手足不自主运动,智力差,语言不清。 肝肾不足:兼见筋骨痿弱,发育迟缓,站立、行走或长齿迟缓,目无神采,面色不华,疲倦喜卧,智力迟钝,舌质淡嫩,脉细弱; 心脾两虚:筋肉痿软,头项无力,精神倦怠,智力不全,神情呆滞,语言发育迟缓,流涎不禁,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痰瘀阻络:反应迟钝,失语,痴呆,手足软而不用,肢体麻木,舌淡紫或边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或涩。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健脑益聪,化瘀通络。以督脉及足少阳、足阳明经穴及夹脊穴为主。 主穴:百会 四神聪 夹脊 悬钟 足三里 合谷 其他治疗 【附注】 1.正常月经 月经是指子宫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女子一般在14岁左右月经即开始来潮,到50岁左右,即自行断绝。中间除妊娠及哺乳外,通常每月来潮1次,正常周期为25~38天,青春期及绝经期所出现的周期紊乱,若临床无多大痛苦者,不作病论。每次持续3~7天,出血量以第二三天为最多,每次出血量约为50~200ml。 2.月经不调的含义 中医妇科中月经不调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月经不调,泛指一切月经病。狭义的月经不调仅仅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但教材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介绍,而经期的异常往往会伴有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临证时当全面分析。 素体阳盛,过食辛辣,热伏冲任; 肝郁化火,热扰血海; 月经 久病阴亏,阴虚内热,热扰冲任; 先期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伤脾, 因而统摄无权, 冲任不固 外感寒邪,血为寒凝; 久病伤阳,影响血运; 月经 久病体虚,阴血亏损; 后期 饮食劳倦,思虑伤脾,化源不足 情志抑郁,疏泄失常; 肝气不疏,血为气滞; 月经先后 肾气亏虚,失其封藏,冲任 无定期 失调,血海溢蓄失常, (l)月经先期 实热证 :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粘稠。 虚热证 :月经量或少或多、色红、质稠。 气虚证 :月经量多、色淡、质稀。 (2)月经后期 寒实证 :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 虚寒证 :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稀。 (3)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证 :月经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块、经行不畅。 肾虚证 :月经量少、色淡。 (1)月经先期 实热证:面红口干、心胸烦热、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 虚热证: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气虚证:神疲肢倦、心悸气短、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 (2)月经后期 寒实证: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苔薄白、脉沉紧。 虚寒证:小腹隐隐作痛、喜热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 (3)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证:胸胁乳房作胀、少腹胀痛、时常叹息、嗳气不舒、苔薄白、脉弦; 肾虚证: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弱。 关元——为任脉经穴,足三阴经之交会,故为调理冲任要穴; 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血海——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善于调理血分,治血分病证,清泻血分之热 。 气海—为任脉经穴,可调一身之气;灸可温经散寒;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经穴,且与肝经、肾经交会。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 ; 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关元—为任脉经穴,精血之室,元气之所,补肾培元,通调冲任;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又是三阴经之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 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功。 针灸治疗本病的时机 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连续5~7次,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再针。 也有认为实证宜在经前7~10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虚证于行经后1~2天即开始治疗,隔日1次。行经期间停针。连续治疗3~5个月经周期。也有人主张在排卵前期针刺治疗,或将皮内针埋于所选腹部任脉穴,改善迟发性排卵,治疗卵巢功能异常。 行经期若进行针刺治疗,应注意不用过强刺激,尤其是小腹及腰骶部穴位,以免引起月经过多。 1 耳针法: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肾、肝、脾。每次选2-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贴压法。 2 皮肤针法: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用梅花针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 3 穴位注射法:选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2-3穴,用5%当归注射液或10%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SA-GRR数据自动生成工具.xls VIP
- 2025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PPT《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解读.pptx VIP
- (高清版)B-T 3099.4-2021 紧固件术语 控制、检查、交付、接收和质量.pdf VIP
- 八年级美术《春》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天津市河北区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重症监护后综合症必威体育精装版进展和未来方向.docx VIP
- 学院学术活动意识形态审核表.docx
- 关于学习中国科学家精神的英语作文报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