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59岁妇伤害特征、伤害负担和影响因素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论文
15.59岁妇女伤害特征、伤害负担和影响因素研究
硕士研究生:沈敏
指导教师:刘筱娴教授
摘 要
目的:通过对15-59岁妇女伤害死亡资料、住院病例和社区伤害流行病学特征的
分析,描述了15.59岁妇女伤害死因分布的特点、临床特征及人群分布特征。评价伤
害对妇女造成的健康及经济损失:探索宿主、环境因素在妇女伤害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f
和作用强度。f方法:死因分析数据来源于麻城市1996-2000年死亡报告系统,描述伤
f
害死亡率、年龄别、性别、死因别死亡率,通过女性全死因寿命表及去伤害死因寿命
表,分析伤害对女性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及寿命损失率。住院资料来源于1996—2000
年同济医院病案资料,描述伤害住院病例的特征,应用因子分析和Cox回归分析影响
调查,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统计处理包括
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死因
分析资料:男、女性死因顺位中损伤和中毒均为第二位,仅次于循环系统疾病,女性
死亡占总死因的构成分别为31.37%和23.14%,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O.001)。女性前三位伤害死因分别为自杀、机动车交通事故和淹死。自杀死亡
岁,增加了2.88岁。因伤害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59065年,占该年龄段潜在寿命
损失年数的39.79%;因伤害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率为33.48%o。2)住院病例资料:
1996.2000年15.59岁女性伤害住院病例占伤害住院病例的1677%,占15-59岁人群伤害
为11天。伤害原因以意外伤害为主,占85.60%,故意伤害占14.40%。前四位伤害类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论文
86%并N41.30%;意外
占84.27%。交通事故、他人加害均以30一44岁组最高,分别占40
坠落各年龄组之间差别不大;自杀和自伤以15.29岁组最高,占47.83%。按伤害性质
前三位分别是颅脑损伤、骨折和全身开放性外伤,占87.61%。伤害住院病例住院人数
与死亡人数之比为18.75:1,交通事故住院人数与死亡人数之比为15.5:1;治愈率、死
亡率分别是54.92%、5.33%。因子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影响住院时间的因素为
伤害类型、伤害部位、抢救次数、手术次数、麻醉方式和转归等;3)社区伤害资料:
本次调查中15.59岁妇女伤害发生率为3.16%。96例伤害中,前三位伤害类型分别是跌
落伤、交通事故和宠物咬伤,占伤害总数的68.79%。伤害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
1%)、
其次是街道或公路和工作单位。伤害发生时的活动前三位依次为做家务(28
2%,
为收入而工作时(21.9%)、走路(177%):伤害部位主要以下肢为主,占25
析和Lo百stic回归分析结果;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是文化程度高中以下、月收入500
/
元、无医保/心情忧郁、曾经受过伤害、长期服药、遭受不良待遇、家有宠物、住所
l/
光线昏暗彤结论: 15-59岁女性伤害死亡及伤害发生情况严重,对妇女的健康及经济
I
造成极大的损失,应采取干预措施控制15.59岁妇女尤其是育龄期妇女死亡。建立伤
害监测系统,妇幼保健机构应把妇女伤害监测纳入常规妇女保健项目中,制定相关法
律法规,采取健康促进和健康环境策略,建立安全的社区环境,消除环境中潜在的危
险因素,保护妇女安全,做好妇女伤害的三级预防工作。
关键词:女性 伤害 伤害特征 伤害负担 危险因素
√7v/ √ 。’/ u
华中科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6HBE plβ基因的RNA干扰及其在氢醌、甲醛攻击下的毒理学效应分析.pdf
- 100例结直肠患者营养现状调查研究.pdf
- 16个氨基酸多对高脂饮食+CCl4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性作用及机制研究.pdf
- 1985-200年我国青少年生长发育变化及健康公平性研究.pdf
- 1,25-(O)<,2>D<,3>对1型糖尿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pdf
- 1,2,4-三苯对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pdf
- 1998-206年肥城市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pdf
- 2008年河南埃柯病毒25型基因特征分析.pdf
- 2007~208年柳州市高危人群HIV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pdf
- 2006-201年河南省新生儿感染菌株种类及耐药监测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