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食物中毒资料.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性食物中毒资料.ppt

数据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冉陆《 我国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 数据来源: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分布图 报告起数 数据来源: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分布图 报告起数 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布图 数据来源: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发病人数 死亡人数 中毒人数死亡人数 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布图 数据来源: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中毒人数死亡人数 特点 细菌性/真菌性 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 潜伏期 较长(几小时) ( 细菌需繁殖) 较短(几分钟至3小时) (毒素进入血液) 原料识别 感官上易识别(色香味变质 ) 较难识别(感官一般无异常) 症状特征 肠胃道紊乱为主,症状较轻微,发 热较多(除肉毒外)很少有NS症状 神经、精神、呼吸系统 煮熟煮透 一般可防止 未能防止 防治 抗菌素、输液 催吐、输液(有特效药者) 季节性 夏秋季为主 季节性不明显 发病率、死亡率               较低  较高 中毒食品 多为动物性食品 有毒动植物、 化学性物质污染食品 食物中毒基本特点比较 四、案例学习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允许摄入量≤0.2mg/kg体重。我国规定:在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最大的使用量每公斤不得超过0.15克。 Flow Chart * 神经毒物 2.洗胃、导泻 3.积极防治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脑水肿及代谢性酸中毒等。 * 甲醇氧化可生成甲醛,在氧化可生成甲酸 需更新 * 需更新 * 1.流行病学资料: 误服砷化物或长期饮用含砷过高水史 2.典型的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尿砷、血砷等含量超过正常参考值等。 诊断标准 Company Logo Diagram 1 催吐、洗胃、导泻,排出毒物 2 解毒剂:氢氧化铁,可与三氧化二砷结合成不溶性的砷酸铁,保护胃粘膜,防止砷化物吸收 3 特效解毒剂: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丙醇或二巯基丁二酸钠 治疗 1.消除毒物催吐、洗胃。 洗胃后口服或从洗胃管导入30g活性炭或新配制的氢氧化铁溶液30ml(三氯化铁或硫酸亚铁中加入少量氨水或碱液)2~3次,使三氧化二砷与之结合成不溶性砷酸铁,随后用硫酸钠导泻。 2.特效解毒剂的应用 巯基类药物有良好的驱砷作用:①5%二巯丙磺钠5ml,肌肉注射,第1~2天每6~8小时1次;第3~7天每天1~2次,以后每天1次。尿砷正常后停药。②二巯丁二钠1克,溶于生理盐水10ml,缓慢静脉注射,每天2~3次,用药3~5天后,视情况减量或停药。③二巯丙醇150~200mg,肌肉注射,第l~2天每4小时一次;第3天每6小时一次。以后逐渐减量。 治疗 3.血液透析对病情严重,特别是伴有肾功能衰竭者,可起到既排砷又可减轻因肾功能衰竭造成的后果。 4.对症、支持治疗为及时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防治心、脑、肝、肾等损伤及周围神经病造成的肌肉萎缩、垂腕、垂足等后遗症。 治疗 严格保管砷化物,实行专人专管、领用登记,砷化物农药必须染成易识别的颜色,禁止与食物一起存放; 使用含砷农药拌种的容器、用具必须专用并作明显标记。 砷中毒的家畜禽,应深埋销毁,严禁食用; 含砷农药用于水果、蔬菜时,应遵守安全间隔期。 预防措施 (五) 毒鼠强中毒 毒鼠强,又名没鼠命、三步倒;轻质白色粉末,无味,不溶于水、甲醇和乙醇,微溶于丙酮。在稀的酸和碱中稳定,加热分解。 人目前多数中毒案例为口服中毒。 毒鼠强可经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以原型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 有剧毒,毒鼠强对所有温血动物都有剧毒,没有选择性毒力;对哺乳动物的毒性比氰化钠高80倍。 毒性 毒鼠强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剂,具有强烈的脑干刺激作用。动物中毒后兴奋跳动、惊叫、痉挛。四肢僵直。 对γ-氨基丁酸有拮抗作用,主要是由于阻断γ-氨基丁酸受体所致,此作用为可逆性的。 中毒机制 潜伏期: 10~30分钟,亦有10余小时发病;发病后,若不及时抢救,多在2小时死亡。 神经系统 首发症状有头痛、头晕无力。可出现口唇麻木、酒醉感。严重者迅速出现神志模糊、躁动不安、四肢抽搐,继而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每次持续1~6分钟,多自行停止,间隔数分钟后再次发作。可因剧烈抽搐、昏迷、强直性痉挛,导致呼吸衰竭死亡。可伴有口吐白沫、尿失禁。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腹痛、个别人有腹泻。严重者呕血。 循环系统 心悸、胸闷。病后18小时内半数病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可至30次/分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