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埃博拉病毒精品.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PT】埃博拉病毒精品.ppt

高危人群 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 医务人员。 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 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 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 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发病机制 病毒进入机体后,可能在局部淋巴结首先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单核吞噬系统(MPS)的细胞。 当病毒释放到淋巴或血液中,可以引起肝脏、脾脏以及全身固定的或移动的巨噬细胞感染。 感染的MPS细胞同时被激活,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 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诱导表达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和促凝因子,以及组织破坏后血管壁胶原暴露,释放组织因子等,最终导致DIC。 临床表现 潜伏期 2-21天,一般为5-12天。 早期 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临床表现 极期 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 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 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 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第7病日后上升,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可减少。 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ALT。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可采用IgM捕捉ELISA法。 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 病原学检查 病毒抗原: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 核酸检测: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一般发病后一周内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病毒分离: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埃博拉病毒高度危险,病毒相关实验必须在BSL-4实验室进行。 诊 断 疑似病例 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测阳性者。 鉴别诊断 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要注重流行病学史。 做埃博拉病毒病可能诊断前应当排除的其它疾病。 病毒性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拉沙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伤寒 恶性疟疾 其他: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治 疗 治疗原则(无特效治疗措施) 对症和支持治疗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 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 控制继发感染。 治 疗 一般支持对症治疗 隔离患者。卧床休息,少渣易消化半流质饮食,保证充分热量。 病原学治疗 抗病毒治疗尚无定论。 补液治疗 充分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使用平衡盐液,维持有效血容量,加强胶体液补充如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预防和治疗低血压休克。 治 疗 保肝抗炎 可应用甘草酸制剂。 出血 止血和输血,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预防DIC。 肾功能衰竭 及时血液透析等。 控制感染 及时发现继发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 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病例管理 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有条件应收治在负压病房),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流行。 密切接触者 患者发病后可能接触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人员,如陪护、救治、转运患者及尸体处理等人员。 医学观察: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进行21天。 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相关 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 并采集标本进行相应检测。 医院感染控制 加强个人防护 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 避免与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发生任何接触,以及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与可能受到感染的环境发生直接接触。 当与埃博拉病毒病人密切接触(一米之内)时,应佩戴面部保护用品(面罩或者医用口罩和防护眼镜)、干净但非无菌的长袖罩衣以及手套(有些操作程序需要无菌手套)。 除非已经恰当消毒,否则个人防护装备不应重复使用。 应在诊疗护理每一例疑似病例后都更换手套。 医院感染控制 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严格消毒 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 尸体处理:应尽量减少搬运和转运,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 需做尸解时,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执行。 医院感染控制 皮肤暴露:立即用0.5%碘伏等消毒剂处理,然后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 粘膜暴露:应用大量清水或洗眼液冲洗。 * Ebola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埃博拉是刚果的一条河流,1976年首宗艾博拉病例在那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