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1号线下瓦房站~小白楼站区间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天津地铁1号线下瓦房站~小白楼站区间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地铁1号线下瓦房站~小白楼站区间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述 小白楼~下瓦房区间隧道工程是天津市地铁1号线(新建段)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该区间隧道地处天津市中心区域,且盾构基本在南京路、大沽南路等路段下平行推进,沿线经过的区域有:小白楼商业区、河西区重要的商业中心以及天津市主要的办公区,其中在盾构轴线上方的有百年历史的王仲山旧居(砖木结构)为控制重点。地面两侧的主要建筑物中国建设银行、亚太大厦(在建)等,并且在隧道上方分布有众多市政和公用管线,口径大、压力高、影响范围广。该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整个区间用1台盾构机完成推进。区间隧道双线全长2087.699m。隧道在DK16+400.000m处设左右线联络通道,采用冰冻加固工艺施工。 盾构从下瓦房站北端头井始推,沿右线方向推进至小白楼站南端头井,然后在井内对盾构进行解体,吊运至下瓦房站北端头井安装,沿左线方向推进至小白楼南端头井。隧道贯通后,盾构解体吊出。 本工程右线计划出洞日期为:2003年月1日;计划贯通日期为:200年月日。左线计划出洞日期为:200年月日;计划贯通日期为:200年月日。实际盾构施工总工期为天。 轴线具体描述: (1)平面曲线情况 左线隧道 平面轴线:自下瓦房北井起始,首先为26.884m的标准环段,接曲线半径R450m、长度为166.516m的左曲环段,再接233.096m的标准环段,然后接曲线半径R350m、长度为339.566m的右曲环段,最后接281.852m的标准环段至小白楼南井。 右线隧道 平面轴线:自下瓦房北井起始,首先为23.993m的标准环段,接曲线半径R450m、长度为166.516m的左曲环段,再接231.034m的标准环段,然后接曲线半径R350m、长度为339.566m的右曲环段,最后接278.676m的标准环段至小白楼南井。 (2)竖向曲线情况 该区间隧道的坡度在0.3%~1.%坡度之间转化,其间转化的过渡缓和竖曲线最小半径为R3000m,最大为R5000m。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以“创优质工程、创文明工地、创特色队伍、树隧道英豪形象;抓科学施工、抓窗口达标、抓严格管理、建盾构施工新样板。”为目标,安全、优质、按期地完成本区间段的施工任务。 1.2工程主要工程量 本区间隧道包括左线和右线各一条, 隧道外径Φ6.2m,内径Φ5.5m。管片宽度1.0m,采取通缝拼装形式。 本工程左、右线隧道的管片用量为环,其中负环环,普通环20环,钢管片环8环。衬砌的设计强度为C50,抗渗等级1.0Mpa,整环管片分六块,由一块F封顶块,二块L邻接块,三块B标准块构成。纵、环向均采用M30弯螺栓手孔式连接,管片接缝防水采用弹性密封垫(三元乙丙橡胶和水膨胀橡胶),同时,纵缝间辅以丁晴软木传力衬垫,环缝间还辅以软木衬垫或塑料衬垫。总掘进土方量约66917m3。 区间段 起始里程 终止里程 单线总长 旁通道 里程位置 小白楼站~ 下瓦房站 左线 DK15+913.20m DK16+963.35m 1047.914m DK16+400.00 右线 DK15+913.20m DK16+963.35m 1039.785m 1.3工程地质情况 该区间隧道区域的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系统人工填土层(人工堆积Qml)、第Ⅰ陆相层(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al)、第Ⅰ海相层(浅海相沉积层Qm)、第Ⅱ陆相层(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al)、第四系上更新统第Ⅲ陆相层(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al)、第Ⅱ海相层(滨海~潮汐带相沉积层Qmc)及第Ⅳ陆相层(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al)。 根据隧道轴线的设计,可知盾构在穿越过程中主要穿越的土层有:、-3、、-4-7等土层(详见附图01隧道纵剖面图)。 根据隧道所穿越地层的特点,我们选用从德国海瑞克公司原装引进的盾构机来完成该区间隧道的任务。 具体岩性特征描述如表: 时代 成因 土 层 编 号 岩 土 名 称 岩 性 描 述 Qml -1 杂填土 黄褐色、灰色、灰褐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稍湿~饱和,以碎砖块、灰渣、碎石、三合土为主,夹粉质粘土 -2 黄褐色、灰黑色、灰褐色、灰黄色,以粉质粘土为主,硬塑~软塑,含碎砖块、灰渣、植物根、碎石、石灰 Qal 粉质粘土 黄褐色、灰黄色、灰褐色,可塑~流塑,局部夹薄层粉土、粘土,含铁锈色斑纹灰色条纹 -1 粉土 灰黄色、黄褐色,湿,中密~密实 Qm 粉土 灰色,湿~很湿,稍密~密实,含贝壳,局部与粉质粘土互层,呈千层饼状,夹粉质粘土、粉砂,薄层 -1 粉质粘土 灰色,软塑~流塑,夹粉土,含贝壳,夹粉砂 -2 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流塑,局部与粉土互层,呈千层饼状,含贝壳 -3 粉质粘土 灰色,可塑~流塑,含灰色条纹、贝壳、夹粉土 Qal 粉质粘土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