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学第七章讲义.ppt
四、烟气脱硝技术 1.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SCR) (1)布置方式: 高温高尘:除尘器之前,烟气温度300~500℃ ,催化剂活性强;但飞灰中K、Na、Ca、Si、As会使催化剂污染或中毒;飞灰堵塞蜂窝状催化剂;温度过高会使催化剂烧结或失效。 高温低尘:静电除尘器之后,不易堵塞,催化剂孔间距可以缩小到4~7mm;烟气需要保温。 低温低尘:除尘脱硫后,需要将烟气加热,增加能源消耗和运行费用。 反应机理 主要反应: 4NH3+4NO+O2→4N2+6H2O 8NH3+6NO2→7N2+12H2O 可以作为SCR还原剂的有:NH3、CO、H2、甲烷、乙烯、丙烷、丙烯等, NH3脱除效率最高。 氨气一般采用液氨、氨水和尿素制备得到。 设计时,脱硝效率一般不低于80%。 三种还原剂比较: 液氨法投资、运输和使用成本最低,但存在危险和安全隐患; 氨水的质量百分比为20~30%,较液氨安全,但运输体积大、运输成本相对纯氨高; 尿素是一种颗粒状的农肥,安全无害,但制氨系统复杂、占地大、初始投资大。 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SNCR) 将含有NHx的还原剂(如氨、尿素)喷入炉膛温度为800~1100℃的区域,还原剂热分解成NH3并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 N2。 以炉膛为反应器,可以通过对锅炉进行改造而实现。 3. 湿法烟气脱硝 先加入添加剂将NO氧化为NO2,然后吸收。 可以对脱硫装置进行改造或者调整运行条件实现 也可以单纯脱硝 4. 电子束照射法 各种技术比较: 传统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成本低,系统相对简单,对于老式锅炉改造具有很大优势,但不能满足排放要求。 SNCR不需要催化剂,初始投资相当于SCR的一半,脱硝效率30~50%; SCR脱硝效率可以达到90%,是唯一可以使NOx排放浓度低于50mg/Nm3的技术。 (四)工艺特点 电子束处理废气技术有如下特点: (1)能同时脱除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2)系统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3)副产物可作肥料利用,无二次污染; (4)投资少、运行费低。 该法目前已取得较大进展,1987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州普列斯燃煤发电所完成的中试,最大处理虽为24000m3/h(相当于发电量约8000kW),脱硫率达90%以上,脱氧化氮达80%以上。 二、膜分离法 原理:混合气体在压力梯度作用下,透过特定薄膜时,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透过速度,从而使气体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达到分离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膜的分类: 根据构成膜物质的不同,分离膜有固体膜和液体膜两种。 按膜的结构又可分为均质膜与复合膜。复合膜一般是由非多孔质体与多孔质体组成的多层复合体,如图8—41所示。 按膜的形状可分为平板式(图8—41)、管式、中空纤维式(图8—42),以及螺旋式等。 按膜的制作材料还可分为无机膜和高分子膜。 液膜技术是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分离废气中的SO2、NOx、H2S及CO2等。但这些方法还没有投入工业规模的运行。目前在一些工业部门实际应用的主要是固体膜。 固体膜的种类很多,按膜的孔隙大小差别可分为多孔膜和非多孔膜。 多孔膜的孔径一般在50一30 o?,如烧结的玻璃及多孔的醋酸纤维素膜等, 非多孔膜实际上也有小孔,只是孔径很小,如离子导电性固体,均质醋酸纤维、硅氧烷橡胶、聚碳酸脂等。 气体膜分离技术的优点:过程简单,控制方便,操作弹性大,并能在常温下工作,能耗低(因不耗相变能)。 目前,膜分离法已用于石油化工、合成氨气中回收氢、天然气净化、空气中氧的富集以及CO2的去除与回收。 其中应用比较成功的是从合成氨气中回收氢气,可得到90%左右的纯氢,回收率达80%。 由于固体膜对氧、氮、氢、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气体都有选择透过能力,因而可以用在这些气体的分离上。可以预料,膜分离法将广泛用于气态污染物的净化和回收利用。 一、燃烧过程中SO2的形成与控制 SO2的来源 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占70%,其中火电厂排放了40% 金属冶炼 石油炼制 硫酸生产 硅酸盐制品熔烧 ——单质硫或硫化物的氧化 补充内容:燃烧过程中典型气态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 一、燃烧过程中SO2的形成与控制 1. 形成: 可燃性硫——SO2 元素S 有机硫——分布均匀,低硫煤中主要是有机硫 无机硫——黄铁矿( FeS2),高硫煤中主要是无机硫 非可燃性硫:硫酸盐——煤渣 元素硫和硫化物硫直接生成SO2,少量SO2进一步氧化成SO3 有机硫先生成H2S、CS2,再氧化成SO2 几点说明: 只有可燃性硫才参与燃烧,并生成SO2及少量的SO3; 含硫量0.5~5%的煤,1吨煤中含硫5~50kg,其中可燃硫占80~90%; 由于可燃性硫中有1~5%转化为SO3 ,则煤中硫转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