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山记忆与岭南遗民精神的发生.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厓山记忆与岭南遗民精神的发生.pdf

2012年第6期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版) 2012年 12月 No.6,2012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Dec.2012 压山记忆与岭南遗 民精神的发生 左 鹏 军 (华南师范大学 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南宋灭亡、元朝建立之际,描绘沧桑巨变、感慨历史兴亡的压 山书写开始出现,并奠定 了其内容与风格 的基础。经过明代众多岭南诗人及其他诗人的歌咏,压 山书写形成 了一种具有明晰遗民文化色彩 的压山记忆,并 得到岭南及岭南以外人士的广泛认同,愈来愈充分地显现出严守华夷内外、明辨忠奸善恶、歌咏忠臣义士、提倡气 节操守的思想内涵。在明末清初又一次重大世变之际,这种积蓄已久的压 山记忆及其间蕴含的岭南遗民文化色彩 得到更加直接、更加充分的展现,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岭南遗民精神的形成。 【关 键 词】广东压 山 文学书写 文化记忆 精神象征 岭南遗民 【作者简介】左鹏军(1962一),男,吉林梅河 口人,文学博士,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 究中心/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 “十一五”规划研究项 目“岭南近代稀见文学文献调查与研究” (06JDXM750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规划项 目“岭南遗民文学研究”(09J一05) 【收稿 日期】2012—09—12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12)06—0021—08 宋末元初之际,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 之者十馀万人。波涛之下,有神华在焉。山北有一 次海战在压山发生,其结果完全改变 了宋元两军的 奇石 ,书 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十二字,御 力量对比,也完全改变 了双方的战局。这场极其惨 史徐瑁恶之,命削去,改书 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 烈的战争的结束不仅标志着南宋王朝的彻底灭亡, 九字。白沙先生谓当书 宋‘丞相陆秀夫负帝沉此石 也使远在天南的广东压山成为具有重要军事史、政 下’,瑁不能从。光禄郭菜谓,如 白沙者,则君臣忠 治史意义的战略要地,成为追忆历史兴亡、纪念英雄 节胥备,其有关于世教更大。而予则欲书 大‘宋君 烈士的文化遗址。不仅如此,由于这场惨烈的战争 臣正命于此 ’,凡八字,未知有当于书法否?”④对于 导致 了对于南宋王朝而言灾难性的后果,使得蒙古 压门巨石上所书何字、当书何字所作的不厌其繁的 族入主中原、统治整个 中国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现 辨析,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将评价宋代灭亡经验教 实,遂使压山具有了昭示民族精神、反映历史兴亡的 训的深意寓于其中。明代许炯 《压山旧志》开篇即 象征意义,成为宋代及其后绵延不绝的岭南遗民精 云:“《压山志》继 《宋史》而作者也。宋亡于夷狄,古 神的寄托与象征,成为岭南历代文化记忆中一个具 今之大变 ;君臣士卒 同死社稷 ,古今之大节 ;继绝举 有特殊政治内涵和历史意味的标志,甚至是岭南遗 废 ,崇德报功,古今之大典。斯志之所 以作也。…… 民精神、不屈精神意志的一个思想原点和文化象征 。 宋亡二百馀年 ,元亡又百馀年 。时移运改,陵谷变 迁;山高水深,草生邱墟,而谈其事者耿耿若在 目前。 一 、 压山书写的缘起 信乎忠义之在人心,有须臾不可离者 !以祠以庙,风 明末屈大均 《广东新语》卷二 《地语》专设 “压 采凛然,亿万斯年,犹有生气。”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