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段丽玮生产运作与管理课设报告.doc
《生产计划与控制》
课程设计报告
班 级: 工业工程11-1班 姓 名: 段丽玮 学 号: 111405061006 指导教师: 王晶 日 期: 2013年12月26日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系级教学单位:工业工程系
学
号 111405061006 学生
姓名 段丽玮 班 级 工业工程11-1 目
标 《生产计划与控制》本课程设计是与《生产计划与控制》配套的实践环节之一。在完成《生产计划与控制》理论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实际操作性锻炼。通过本环节的锻炼,较好地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能对设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材料有较好的了解,并能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容 1.前期资料整理;
2.利用专业知识提出规划、设计方案;
3.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存在的问题;
4.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和措施,评价其效果;
5.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基
本
要
求 1.全面、系统复习所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2.积极调研,提前做好项目设计安排,对项目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找到原因,及时调整设计思路,按时、认真完成专业综合训练内容安排;
3.撰写翔实的课程设计报告。 参
考
资
料 1.课程教材;
2.Internet网络资源;
3.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课程设计指导书。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 月 日 目 录
第一部分
1、课程设计目的
2、课程设计思想
3、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
4、设计过程
5、具体计算分析
6、绘制图表及车间平面分布图
第三部分
7、心得感想
报告正文
一、设计目的
这次课程设计是《生产计划与控制》这门学科的实践环节,是学习《生产计划与控制》课本理论知识后的实际操作性锻炼。通过这次课设,要能够掌握生产与运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且对设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材料有较好地了解,可以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设计思想
生产作业计划可以分为大量流水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量生产三种类型,本次课程设计为大量间断流水线设计。其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工艺过程封闭;工作地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生产对象在工作地间单向移动 ;各工序生产能力平衡;生产具有节奏性;各工作地间有传送装置连接。流水线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比例性、平行性。
生产作业计划的设计要在工厂、车间布置满足生产过程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资源、设备以及人员的利用率,车间作业系统方便人与机器的操作,缩小设备与人员的占地面积,避免相互交叉与迂回运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开支。
三、基本原理
根据设计内容,我需要对四个不同型号的零件进行车间作业系统的设计设计合理的大量流水线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计算工作地数、设备负荷系数、流水线负荷系数等,确定生产类型;
绘制间断流水线标准计划工作指示图表;
绘制车间设计图;
绘制在制品周转占用量变化图表。
分析过程
根据选题要求,我所选的四种零件情况如下表: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材料
零件重量
外形尺寸
年产量 技术要求 型号 种类 净重(kg) 29039 前轮轴 45# 热扎元钢 2.3 Φ250*50 55000 一般 35021 倒档齿轮 18CrmnTi 模锻 1.6 Φ124*45 35000 较高 35022 主动齿轮 18CrmnTi 模锻 2.5 Φ80*40 40000 较高 30056 转向器下盖 HT20-40 铸件 0.16 75*60*10 25000 一般 备注:设备工作制度规定为两班制,一年为250天,看管周期为120分钟。每个零件机械加工的计划废品率为6%,设备时间利用率为96%。
以下将以零件前轮轴为例,写出详细计算过程,其他三个零件的过程省去,结果直接以表格形式呈现。
1、29039 前轮轴
计算节拍(单位:分钟)
计算公式:R=Fe/Q
Fe:计划期内的有效工作时间 Q:计划期内的生产任务的数量(含废品量)
Fe=250*8*60*2*96%=230400件
Q=55000*(1+6%)=58300件
所以,R=4min/件
计算工作地数
理论上需要的工作地数=零件全部工时/节拍
即 需要(3+3+18+5+2+2+7+3+1+4+4)/4=13 个
各工序需要工作地数=各工序的加工时间/节拍 注:当结果不是整数时,应向上取整。
即 3/4=1;3/4=1;18/4=5;5/4=2;2/4=1;2/4=1;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