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 前言.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发动机原理 前言.ppt

汽车发动机原理 课程简介 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内容: 1、提高发动机性能指标作为主要研究目标; 2、分析影响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指标指明方向和提出措施。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及特点 明确课程的主要线索; 以基本公式为研究和分析基础,明确各章节的作用和目的; 学习中,除掌握基本理论、概念外,还应该重视对实验技能的训练。 课程安排: 总共40学时,理论课32学时,实验8学时。 推荐教材、参考书: 吴建华编,汽车发动机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董敬主编,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机械工业出版社; 周龙保编著,内燃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期刊:内燃机工程、国外内燃机等。 前 言 发动机简史 发动机分类 各种发动机的典型结构 热 机 内燃机 各种变热能为机械能的机器的统称。 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释放热能推动活塞对外做功的热机。 点燃式发动机(汽油及其代用燃料) 压燃式发动机(柴油及其代用燃料) 内燃机 内燃机的发明与发展 1860 莱诺依尔 大气压力式内燃机 1876 奥托 四冲程点燃式内燃机 1890 奔驰 二冲程内燃机 1892 狄塞尔 四冲程压燃式内燃机 1957 汪克尔 转子发动机 第一节 发动机简史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1844一 l929)在曼海姆制成 德国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一l900) six-horsepower, four-cycle models used for stationary power Cummins in 1919 发动机控制 汽油机电控+三效催化后处理 柴油机电控(电控高压共轨) 现代发动机 发动机燃烧 缸内直喷式汽油机(GDI) 均质混合气压缩燃烧(HCCI)发动机 内燃机燃料的进步 煤气。 1900年之后,原油中的轻镏分汽油。 威廉?伯尔顿(William Burton,1865-1954年)发明了将重油在压力下加热裂解成易挥发的轻镏分油的技术。 通用汽车公司发明了四乙铅抗爆添加剂,1923年美国开始用作汽油抗爆添加剂。 尤金?荷德莱(Eugene Houdry)发明了催化裂化法,既提高了汽油的产量,同时使汽油获得越来越好的抗爆性。 第二节 发动机分类 按所用燃料分类: 汽油机、柴油机、天然气发动机、液化石油气发动机、酒精发动机、双燃料发动机、灵活燃料发动机。 按缸内着火方式分: 压燃式、点燃式。 按冲程数分: 四冲程、二冲程。 按活塞运动方式分: 往复活塞式、旋转活塞式。 第二节 发动机分类 按气缸冷却方式分: 液体冷却、空气冷却。 按气缸数目分: 单缸机、多缸机。 按转速分: 低速(300r/min) 中速(300~1000r/min) 高速(1000r/min)。 按气缸排列方式分: 立式、卧式、直列式、V形、W形;对置气缸或对置活塞式。 第二节 发动机分类 按增压程度分: 非增压(自然进气) 增压:低增压(增压比1.8) 中增压(增压比1.8~2.5) 高增压(增压比2.5~3.6) 超高增压(增压比3.6) 按混合气准备方式分: 化油器式、进气管或进气道喷射、缸内直接喷射、分层充量。 按燃烧室设计分: 开式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 按用途分: 农用、船用、汽车用、工程机械用、拖拉机用、发电用、内燃机车用。 第三节 各种内燃机的典型结构 一、点燃式发动机 1、四冲程发动机 2、二冲程发动机 结构简单、零件数少,做功次数为四冲程机一倍,升功率高。但有扫气损失。 3、汪克尔转子发动机 结构简单、紧凑,零件数少,平衡性好,噪声振动小,高的升功率和单位质量功率,高速性能好。 缺点:燃油消耗率高,燃烧室面容比大,HC排放较高,低速低负荷性能较差。 二、压燃式发动机 广泛应用于载货汽车、机车、船舶和发电。 压缩比比汽油机大。 废气涡轮增压:降低单位输出功率发动机的尺寸和质量。 三、分层充量发动机 目的:1、燃油直接喷入缸内,避免爆燃; 2、可燃混合气由火花塞点燃,避免受燃油着火性能影响; 3、通过改变喷油量调节功率,避免泵气损失。 混合气浓度分布要求:在火花塞附近较浓、易于点燃;在火花塞下游较稀。 World Top 10 Engines—2002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