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CableModem接入技术.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CableModem接入技术.ppt

第七章Cable Modem接入技术 陈 柏 年 2007年8月 7.1什么是Cable Modem系统 HFC 的网络结构 家庭用户接入连接 传统的HFC头端 传统HFC头端系统组成 (1)信号收集部分:将卫星、地面、微波、摄像机、磁带播出机等信号收集后送给信号处理部分, (2)信号处理部分:对收集来的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对信号调制,更为复杂处理方式包括音视频编码、数据编码、位址控制、状态监控等, (3)混合/光发部分:将各路已调RF信号混合成一路复合RF信号,然后送入光发射机进行光强度调制,并将输出光功率经分光后送入光链路。 一个完整的双向系统组成 双向HFC的简化结构 Cable Modem系统 主要组成: 前端的电缆调制解调器局端系统CMTS (Cable Modem Terminal System),将数字基带信号调制成相应的模拟信号经HFC网络传送给客户端;对来自CM的数字调制信号解调后送给相应的前端设备处理。 客户端的电缆调制解调器CM(Cable Modem),将相应的模拟信号解调出数字基带信号后送给客户端设备处理;客户端输出的数字基带信号经CM调制后送入HFC网络。 基本体系结构 Basic Architecture 基本体系结构的有关说明 正向下行信号通过分配器驱动多路光发射机,经光纤到多个光节点,正向的路径损耗约为60dB。 多个光节点反向上行信号经反向光接收机后进行混合器送CMTS,反向的路径损耗约为50dB。 CM的典型接收电平为0dBmV。 CMTS的典型接收电平为0dBmV。 CMTS和CM之间存在着长环路AGC。 光节点服务区域典型传递500个用户。 7.2关于Cable Modem系统的国内外标准 1996年,美国的四大有线电视运营机构发起了多媒体电缆网络协会MCNS(Multimedia Cable Network System)。制定了基于电缆的数据服务接口规范 DOCSIS (Date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1998年3月,DOCSIS规范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所采纳,标准号为ITU-T j.112,成为HFC网络内进行高速数据通信的国际标准。2002年12月,国际电信联盟采纳了新一代DOCSIS2.0规范,标准号为ITU-T j.122。 美国有线电视实验室Cable lab:代表 MCNS, 开发并管理DOCSIS标准。 DOCSIS四个版本 DOCSIS 1.0:1997年12月推出,功能是为用户提供最佳的数据服务;定义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接入的系统框架、射频接口、系统网络侧接口、系统用户侧接口、数据安全接口、网络管理接口等规范,实现了系统前端、终端、服务管理系统的设备兼容,极大地促进了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的发展。 DOCSIS 1.1:1999年3月推出,功能是在1.0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提供VoIP 和递升数据服务的使用;增加了DOCSIS协议链路层的带宽保障机制等功能,使得有线电视宽带接入在共享带宽机制下,具备提供高速数据、电话等多业务服务能力。 DOCSIS四个版本 DOCSIS 2.0:2001年12月推出,功能是提供A-TDMA先进的物理层调制和S-CDMA多址访问技术,改进了上行通道物理层;使得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接入的带宽、特别是回传带宽大为增加,使得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电话等对称性业务能力大大加强, DOCSIS 3.0:2006年2月推出,功能是提供了信道绑定,IPv6,L2VPN,TDM仿真等。强化了安全和运营支撑等,使得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媒体业务、数据业务、语音业务在信道、媒体流各式上统一起来,提高了宽带接入带宽,达到千兆级水平,同时,促进了数字媒体设备与宽带接入设备的融合,降低了网络的带宽成本。 DOCSIS 3.0标准的新功能 DOCSIS 1.0主要定义的八个规范 (1)射频接口(RFI)规范 (2)安全系统接口(SSI)规范 (3)CM终端系统-网络侧接口(CMTS-NSI)规范 (4)CM与用户端设备接口(CM-CPEI)规范 (5)操作支持系统接口(OSSI)规范 (6)电缆电话回传接口(CM-TRI)规范 (7)可拆装安全系统接口(RSMI)规范 (8)基线加密接口(BPI)规范 DOCSIS V1.1 1999年MCNS又发布了DOCSIS V1.1版本,为V1.0的扩展。 增加部分: (1)适用于上行和下行带宽的动态QoS(动态带宽分配机制); (2)在上行中提供CMTS控制的分段数据包; (3)用有效负载标头压缩提高上行和下行带宽的使用效率; (4)支持VoIP等对延时敏感的多种业务等多方面的规范。 DOCSIS 1.1的改进 包分割( Fragm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