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11课 咏物诗四首单元检测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VIP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11课 咏物诗四首单元检测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11课 咏物诗四首单元检测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11课 咏物诗四首单元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一、基础巩固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新(jīnɡ)(茎)   (2)芙(qú)(蕖) (3)蓬hāo(蒿) (4)línɡ(凌)云 2.下列各项中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顾况的《子规》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亡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B.韩愈的《葡萄》托物言志,表达自己谪后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思想感情。 C.《赏牡丹》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鲜明,这得益于作者采用的直接对比的写法。 D.杜荀鹤的《小松》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讽喻世俗之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抒发对不公平社会的不满。 答案 C  解析 “褒贬鲜明”、“直接对比”错。 3.诗句翻译。 (1)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仙山著子规? 译文:倘若所有冤魂都能像杜宇那样化为啼鸟,那么人间受冤而死的冤魂将无处安息。 (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只有牡丹是一国中姿容最美的,花朵怒放时轰动京城。 (3)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目光短浅的人不会认为小松是栋梁之材,直到长到高耸入云时才称道它的高大挺拔。 二、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两首《蝉》,完成4~5题。 蝉 虞世南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国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4.虞诗中的“蝉”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虞诗中的“蝉”,诗人强调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5.李诗中的“蝉”代表的是什么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李诗中的“蝉”代表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被诬陷而失去自由的伤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8题。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杜 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笋皮。③帙:包书的布套。 6.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7.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8.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②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③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解析 杜甫的这首咏物诗,清新雅致。首联“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描写新发之竹,“半含”“才出”抓住了春笋蓬勃生长的典型过程。颔联“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竹的颜色绿得逼你的眼,绿色掩映着书卷,似乎天色都暗了下来。竹影摇曳,竹色青葱,晃动的竹影移过酒器,显得更加清凉。这一联选取“竹色”给人的感受,让我们置身于竹荫中。“侵”字写出竹影渐大渐强的过程,“晚”字写出竹林之密、竹之高、竹之浓给人带来的错觉。颈联“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细细的春雨把竹洗得一尘不染,微微的春雨送来翠竹的缕缕清香,这两句从视觉和嗅觉来写竹。最后一联作者展开想象,仿佛看到了竹已伸入云端,轻轻地拂动着。杜甫又何尝不是以竹自喻,渴望得到严武的提携而有所作为呢?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0题。 清平调[注] 李 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 此诗为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命李白作诗,李白奉旨作了三首,此为第二首。 9.李诗中有“枉断”与“借问”二词,刘诗中有“真国色”三字,比较一下二者用字炼意的佳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