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docx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docx

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吴晓军 ????? 西北地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制约了西北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这种生态危机主要是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核心是水资源的短缺,突出地表现为森林消失、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盐渍化、旱涝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呈现出荒漠化“局部逆转、整体扩大”的总趋势。本文试图从生态历史学角度说明自古以来人类的经济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从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生态历史变化揭示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规律,以期对西北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所借鉴。? ?    一、历史上山川秀美的西北曾长期存在,其展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存关系? ?   西北地区在古代曾因气候较温暖、森林草原密布、山川秀美极适应于人类生存而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尽管西北古代自然生态环境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记载,但是从浩繁的史志资料、大量的考古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根据近现代生态环境进行的科学推测,仍然可以窥见一斑。?   地跨西北甘、宁、陕三省(区)的黄土高原,其历史自然景观曾是森林和森林草原。在秦汉以前,这里森林密布,山青水秀。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曾赞美黄土高原北部的陕北清边白城子“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在此筑统万城,建立大夏国。根据《汉书·地理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等书考证,黄土高原西部的甘肃陇东、陇西、兰州和宁夏一带也曾密布森林。在甘、宁两省交界的六盘山,曾经覆盖大片林区,成吉思汗征西夏,曾在这里扎营避暑。宁夏西海固由于森林广布、草场丰美,曾经是唐朝养马中心,直到明代前期,仍然是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区。我国古生物学家杨仲健先生在1929年赴陕北等地考察,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在1955年的考察,都断定黄土高原原始植被属于森林和森林草原。由于繁茂的植被涵养水土,所以黄河在古代许多文学作品中是清澈美丽的,这里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生息之地(注:参见吴传钧主编:《中国经济地理》中国人文地理丛书,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版??)。?   新疆塔里木盆地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持续干旱已有7000多年。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该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仍然十分缓慢。当时欧洲的一些探险家先后潜入该地区考察,如俄国的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等,根据自己亲身经验和见闻,记载了他们涉足区域内地貌、水文、生物环境,可以看出与现在有巨大差异。叶尔羌河流经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塔里木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本世纪初河两岸地势平坦、平原风光优美,沙丘零星分布,并不连片。斯文赫定曾坐船在叶尔羌河、塔里木河航行历时80天,可见当时河水之丰盈。在现在已完全荒漠化的罗布泊一带,当时还有大片的湖泊和沙漠绿洲存在,这里生活着罗布人,《新疆回志》记载他们“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小舟捕鱼为食”(注:胡文康:《二十世纪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及其变迁》,载《干旱区研究1992年第4期;周少华:《罗布人》,载《丝绸之路》1999年第1期。)。?   近现代以前,新疆的地表植被也分布较广。《新疆图志·实业》记载叶城周围有四山,“山上多松柏”,“山下多桑、榆、杨、柳、桃、杏、苹果、石榴,岁产值百万”。和阗“沃土,无树不茂,新旧种植杂木二百八十万株”。“库车杂植沙枣、香梨、桃、杏,岁结实获利与田禾相埒”。“镇西哈密之间,南山之麓,东起松树塘,西抵黑沟,山松荫蔚,亘二百里”(注:参见王致中、魏丽英著:《中国西北社会经济史研究》六册,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魏永理主编《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甘肃人民出版社。)。在叶尔羌河流域,原始森林十分茂密,斯文赫定曾记录过他艰辛地穿越“真正的古森林”的经过。普尔热瓦尔斯基在该地发现胡杨、柽柳、灌木和草遍布两岸宽达15~30英里。在克里雅河下游斯文赫定再次遇到茂盛的森林,他从流沙尽头穿越这片古森林走了整整一天(注:胡文康:《二十世纪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及其变迁》,载《干旱区研究》1992年第4期。),可见其面积之广阔。在北疆地区,森林植被则更加茂盛。“自奇台至伊犁,二千余里,冈峦断续,森然者,皆松也。其沿驿大道,则榆、柳、白杨、红柽、桃、杏、沙枣、野茶、枸杞,而榆、柳尤多”,伊犁果子沟“遮岩蔽谷者,皆松桦也”(注:参见王致中、魏丽英著:《中国西北社会经济史研究》六册,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魏永理主编《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甘肃人民出版社。)。?   由于林草茂密,人迹罕至,新疆还成为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的乐园,如新疆虎、野骆驼、野马、鹿、豹、野猪、狐、兔、狼等都曾出没其间。?   在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50 年代以前沙生植被茂盛, 覆盖率高达30%~70%(注:吕昌河:《柴达木盆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与对策》,载《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8年第3期。)。青海森林资源也十分丰富,而且以天然林居多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