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主义视野下的信阳民歌的研究.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中国的民间文化自辛亥革命以来被视为封建迷信,视为现代化的障碍,“文革时 甚至被称为“四旧”而遭到批判和否定。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意识到民间文 化的重要作用,在全国各地发起了文艺采风工作,出现了“十大集成”。近年来,由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开展,这些“过去的东西又重新被人翻检出来,进入现代 社会,有的甚至被打造成公共文化,成为地域共享的民俗文化资源。 本文以信阳民歌为个案,通过对笔者家乡罗山县和新县八里畈镇南冲村(该村为民 歌村)的田野调查,来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希望为传统文化的研究做一点微薄的贡 献。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笔者重点想从民俗主义角度探讨信阳民歌当下的生存状态。 民俗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通过信阳民歌的研究笔者希望进一步探讨传统文化与 圉家政治、经济及民众生活的关系。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历史渊源、种类及分布区域、主要特征、地域文化多样 性四个方面论述信阳民歌的传统形态及其形成。第二章着重论述了信阳民歌的传统功 能。笔者将其功能主要分为娱乐休闲功能、教育功能、宣泄补偿功能、仪式功能四部分, 并引用田野调查的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沦述。第三章主要介绍信阳民歌的现状及主要形 态。信阳民歌表现为三种形态,一种是难以为继的传统形态——玩船、舞狮唱民歌;一 种是通过文字图像保存的信阳民歌;一种是传统的发明,分别以民歌村和歌舞团为例。 第四章分析了新县歌舞团通过表演形式的创新、利用现代数字化媒体宣传推介的手段保 护和传承民问传统文化,探讨了民歌在当代社会功能的转变,对信阳民歌的发展做出了 预测。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民歌已不再是由地域居民维持的“存在的文化”,而是由与 地域有关联的人和机关讲述的“表述的文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化的今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生存环境发生了 变化,正在逐步消亡和变异。如何能使即将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 走出一条保护和发展双赢的道路,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对信阳民歌的分析和研 究,笔者发现民歌作为信阳独特地域文化的象征也是受大的时代背景的影响而不断完善 和创新的。本文就是想在信阳民歌的研究基础上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在当代是如何被 “发明和“建构”的。 关键词:信阳民歌,民俗主义,传统文化,现代化 n Abstract Chinesefolkculturehasbeen asfeudal and totherealizationof regarded superstition impediment modernizationsincetherevolutionof1911,and theCultural was criticized during Revolution,it severely anddeniedandwasevenreferredtoas“oldfour”.Untilthe1 980sthe torealizethe country began roleoffolkcultureandlaunchednationwideactivities folk ledtothe important ofcollectingsongs,which birthof“the often recent the ofvarious cultural integrationmajor’.In years,withemergence intangible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