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quot;老而更成quot;的杜诗研究专著——郑文教授《杜诗檠诂》评介.pdfVIP

一部quot;老而更成quot;的杜诗研究专著——郑文教授《杜诗檠诂》评介.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部amp;quot;老而更成amp;quot;的杜诗研究专著——郑文教授《杜诗檠诂》评介.pdf

囤童喜抟掘 2006年第5期 ·学人书讯· 一部“老而更成”的杜诗研究专著 ——郑文教授《杜诗檠诂》评介 刘志伟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文章对《杜诗檠诂》一书进行了评价分析,认为该书是当代杜诗研究的力作,其主要特点有:以对杜诗总体特质的精确把握而为具 体。檠诂’;善于分析,精于训诂,熟透杜诗;精于史地考证;以诗人之心注杜与运用赋法为文;条目别具特点。 关键词:杜诗檠诂书评 一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06)05-0149--04 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精神财富,“诗圣”杜甫的诗歌,不 倍受冷落与炫世投机之作的被刻意哄抬吹捧,映衬着当代学术 但为历代读者所热爱,也为历代研究家高度重视。宋代以 的畸型发展现实。先生今年九十有六,堪称学界人瑞,其仍甘受 来,注杜者号称千家,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有五、六十家,为杜 清苦生活,勤奋笔耕名山事业不辍,所求者固不在一时之誉。但 甫研究的不断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古今注杜者虽名家辈 典则在兹而仍坐视谬误流传,甚且不断孳生新的谬误,如此恶 出,各有所长,但仍难免千虑一失之患。积少成多,流弊固已 性循环的学术研究,岂为学界之福?岂有益于2l世纪中华民族 不少;以小看大,尤见方法之误。古人之失,主要在于受时代 文化的健康发展?故思之痛心唏嘘之余,愿不揣谫陋,试为简介 性局限影响,往往缺少科学知识,不具辨证与系统研究方 《杜诗檠诂》这部当代治杜之“老而更成”的力作。 法,封建意识较多;今人之失。则首在训诂工夫不足,历史地 概括而言,我以为此书主要有如下特点: 理知识偏少,深入钻研不力,往往不求甚解,又受浮躁学术 一以对杜诗总体精神特质的精确把握而为具体 风气影响,急于成名成家,致有以“崆峒小麦熟”之“崆峒” “檠诂” 为甘肃平凉附近之崆峒、以《石龛》为麦积山石窟、以“畜眼 未见有”之“畜眼’为“牛眼睛”之类的笑话。如此注杜,不 此书前言第一部分论述关于杜甫的“忠君”与“爱 但无益于对杜诗的真解,也必误导学界及普通读者,贻无穷 民”,第二部分论述关于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理解,实际 之患。《淮南子·修务训》有云:“弓待檠而后能调。” 上是对古今关于杜诗思想内容的本质特征与总体艺术风格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郑文先生,正是由对中华 理解的“檠诂”。 民族学术文化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出发,以其深厚学术功力,依 先生以深厚的训诂功夫解释“沉郁顿挫”,尤其让人叹 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著《杜诗檠诂》,追求蟹清、改正古今注杜之 为观止。书中先分释“沉”、“郁”。以为沉者没也,没必深于 失,彰显杜诗本义。1992年,《杜诗檠诂》由巴蜀书社出版。但水,故沉有深义;沉则必隐,故沉有隐义;沉渍之物,为时较 这样一部凝结着先生毕生研读心血与精神灵魂追求,具有重要 久,故沉有久义;下沉之物,其质较水为重,故沉有重义。将 学术价值的著作,自问世十余年来,虽不断得到学界耆宿、名家 深、隐、久、重这些含义用于创作,则可铸为沉思、沉吟、沉 的赞誉,却由于印数有限,流传未广。尤其近十余年来学术研究 着、深沉、沉雄、沉邃、沉达等词,以显示创作作品的过程与 愈形浮躁,致使富含学术价值、具有真知卓见的严谨学术著作, 达到的高度。又据“郁”字之义引申,则“郁”有丰富、繁盛、 往往被迫与泛滥成灾的泡沫化著作龙蛇相混。严谨学术著作的 积聚、茂密、众多……之义。而“沉郁”一词,出于刘歆评价 收稿日期:2006-03-05;责任编辑:党燕妮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