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最终版: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届最终版: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商鞅变法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比较鲁国初税亩和秦国商鞅变法 一、相同点:客观影响相同。都有利于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二、不同点:1、发生时期不同:前者为春秋时期,后者为战国时期。2、领导阶级不同:前者为奴隶主阶级,后者为地主阶级。3、主观目的不同:前者为巩固奴隶主统治,后者是要打击奴隶主,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中国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史 一、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二、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三、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这种封建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 四、1950年至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土改,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 五、1953年至1956年对农业的改造,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六、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仍是公有制。 课本P16第四段正文反映了中国古代常见的什么经济现象? 课本P16第四段正文反映了中国古代常见的什么经济现象? 土地兼并现象。 思考:土地兼并现象发生的根源是什么? 土地兼并问题 一、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二、土地兼并是长期困扰封建王朝的问题,也是封建王朝不能解决的痼疾。 三、封建王朝大都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只有宋朝不抑制。 思考:封建王朝大都抑制土地兼并的原因是什么? 土地兼并问题 四、封建王朝大都抑制土地兼并的原因:土地兼并会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激化社会矛盾。抑制土地兼并是为了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思考:请从课本找出封建王朝抑制土地兼并的例子。 土地兼并问题 思考:请从课本找出封建王朝抑制土地兼并的例子。 例子:均田制。 均田制 思考:1、均田制实行的时间段在什么时候? 2、均田制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均田制 一、实行的时间:北魏至唐朝安史之乱。 二、北魏实行均田制的背景:长期战乱,人口减少,北民南迁,北方出现了大量的无主土地。 三、内容:不触动地主的土地,把政府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死后须将土地归还给国家,国家将土地另授他人,因此,土地所有权归国家。 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均田制 四、作用: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五、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赋税制度是:租调制。 六、唐朝中期均田制瓦解的原因:人口的增加,土地兼并愈加严重,国家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安史之乱的破坏。 明朝政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作用的措施是什么? 明朝政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作用的措施是什么? “鱼鳞图册” 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的措施:鱼鳞图册。 鱼鳞图册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 最早开始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是:商鞅变法。 结合课本P17第二段和第三段正文思考: 封建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一、重农的原因: 1、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2、农民是赋役和地租的主要承担者。 3、农民安土重迁,易于统治。 二、抑商的原因: 1、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2、商业不利于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3、商人具有流动性,会危及政权统治。 雍正帝:“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嫁之人”。 商鞅认为农业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是末业。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 材料体现作者贾思勰的什么思想? 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即使是宋代这样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时候统治者的指导思想还是重农抑商,只不过管制会轻些。 直至清朝的雍正帝还是重农抑商。 不过封建社会中也有有识之士,如司马迁就认为商业起到货物流通的作用。明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黄宗羲就提倡“工商皆本”。 重农的表现: 认为农业是本业,奖励耕织;观黍、祈年、求晴雨。 综合课本 P17的《学思之窗》、最后一段正文以及P18的第二段正文和《历史纵横》,概括出封建政府是从哪些方面抑商的。 抑商的表现: 1、思想上:宣传商业是末业。 2、经济上:将铸钱、冶铁、煮盐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对工商业者加重征税。 3、政治上:不许商人子孙为官。 4、社会生活上:禁止商人穿丝绸穿貂裘、只许穿绢与布、禁止商人乘车骑马、家用不许用银制器皿。 对重农抑商政策如何评价? 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一、积极影响:在封建社会的早期,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二、消极影响:明清时期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