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山东)【滨州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滨州职业学院 申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 录 一、专业建设基础 3 (一)专业建设背景 3 1.区域产业优势 3 2.人才需求分析 4 (二)专业建设的基础与优势 5 1.有滨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5 2.订单培养 5 3.“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建设及“项目化”课程改革扎实推进 5 4.有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5 5.有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训设施和校内外实训基地 5 6.社会服务工作不断深入 6 7.毕业生岗位能力较强、发展后劲较足、社会声誉好 6 (三)存在问题 6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6 (一)总体目标 6 (二)具体目标 7 1.推进校企对接 7 2.探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中高职系统培养 7 3.强化实践育人 7 4.转变培养方式 7 5.建设教学团队 7 6.实施第三方评价 7 7.社会服务能力 8 三、建设内容 8 (一)推进校企对接 8 1.体制机制创新 8 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8 3.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9 4.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11 (二)探索中高职培养系统衔接 13 1.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 13 2.完善教学管理 15 3.改革评价办法 15 4.招生考试办法的创新 15 (三)强化实践育人 15 1.“校中厂”建设 15 2.“厂中校“建设 18 (四)转变培养方式 18 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 18 2.融入技能大赛 19 3.现代技术应用 19 (五)教学团队建设 20 1.专业带头人 20 2.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21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21 (六)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设 22 1. 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设 22 2. 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建设 22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23 1. 技术研发和横向课题研究 23 2. 社会培训服务 23 3.辐射能力建设 23 四、经费预算及建设进度 24 五、保障措施 29 (一)组织与制度保障 29 (二)教师队伍与实验实训条件保障 29 (三)实施项目过程监控 30 项目总负责人: 崔建华(滨州职业学院轻纺化工学院党总支书记 高级经济师) 项目负责人: 王学锋(滨州职业学院轻纺化工学院 院长) 郭 利(滨州职业学院轻纺化工学院副院长、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带头人 教授) 张景华(滨化集团助剂公司 经理) 成员: 桑海峰(滨州职业学院轻纺化工学院 副教授) 李 会(滨州职业学院轻纺化工学院 讲师) 李红霞(滨州职业学院轻纺化工学院 讲师) 霍宁波(滨州职业学院轻纺化工学院 讲师) 李锡亮(滨州职业学院轻纺化工学院 讲师) 苗志芳(滨州职业学院轻纺化工学院 讲师) 王 婷(滨州职业学院轻纺化工学院 助教) 丁 昱(滨化集团技术处 工程师) 刘春生(滨化集团技术处 工程师) 滨州职业学院作为滨州市唯一的高职院校,围绕“黄蓝”两区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逐渐形成了“筑巢引凤、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产学合一、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特色,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赢得了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2005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最受企业欢迎的职业院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现占地面积3549.71亩,建筑面积65.6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68.01万册,总资产6.79亿元,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4683人,办学条件日臻完善。 秉承企业经营管理理念,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厂房等优惠条件,吸引多家企业联合办学,形成了“筑巢引凤、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与京博集团等企业合作,在校内建立了澳纳特乳业有限公司等7家经济实体;引进海德曲轴有限公司、诚博服饰有限公司、滨威活塞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资金和设备,分别设立了曲轴、制衣、活塞等生产车间;吸引社会投资公司,投入5000万元,成立“滨州职业学院附属医院”。现已建成七大系列14个院内生产性实训基地、91个实训室、146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市级实训基地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仪器设备总价值12592.44万元。与学院具有稳定合作关系的企业达500余家,签订合作协议的企业达130家,开展合作项目55类。 主动适应“两区”产业升级、结构调整,针对纺织家纺等六大支柱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建设重点专业,定位培养方向,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各专业服务产业,对接企业,深化工学结合改革,共建课程,初步形成了“产学合一、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特色。57个专业涵盖理工、农、医、财经、信息科学、建筑、艺术、航海等多个门类,涉及60余个专业方向,初步形成了适应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