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建安风骨说三曹.pptVIP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质】建安风骨说三曹.ppt

学习要点 1、了解建安风骨的含义, 2、了解曹操、曹植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 3、曹操《蒿里行》、曹植《送应氏》. 以「无鸡鸣」来写战争所造成的无人区——那裏荒无人迹,自然也就听不到鸡鸣。句首再著「千里」这样一个表示空间范围的词语,更见战争所造成的後果该是多麼严重!在如此广袤的地区都荒无人烟,那社会生产力将破坏到什麼程度,不就可想而知了麼?此两句进一步写出战乱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後果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悲痛之感和对无辜百姓惨遭屠戮的怜悯之情。 思考:“生民百遗一”这一句同上下文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上文从死亡之多著墨,而这裏却从生者之少落笔,两相对照,更见战争给人民群众所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对社会生产力所造成的严重破坏。 (2)从章法上看,这一句还有为结句「念之断人肠」抒发感情蓄势的作用。 诗的後半,一唱三叹,反复咏叹死亡之多、生者之少以及破坏之严重,决非夸大其辞,而是历史事实。诗人在他後来发布的<军谯qiáo令>中曾经这样写道:「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指中原地区)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我凄怆伤怀」。 当然,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曹操在「运筹演谋,鞭挞宇内」、以战争手段兼并群雄、统一北部中国的过程中,也屠戮过无辜的百姓。因此,我们历史地肯定他「念之断人肠」这种哀悯生民涂炭的思想感情的同时,还必须看到他的阶级局限。? 全诗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前十句 写汉末以来军事豪强的混战和割据。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1)前四句是第一层,首先,写当年关东诸军联兵讨伐董卓和诗人参加讨卓联军的心志。 (2)「军合」六句为第二层,再一抑,转写诸郡起兵以後所出现的情况。 结 构 第二部分,诗末六句, 概括地描绘出军阀混乱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後果,抒发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思想感情。 (一)“ 汉末实录 ” 艺 术 特 色 (二)“古直悲凉” 1、浑厚质朴,不加雕琢。 2、慷慨悲凉,富于同情心。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植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 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曹植生平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 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 * 建安风骨说三曹 何谓“建安风骨”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主要指公元196年到220年 ..在这一时期,国家动荡,天下剧变 。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滋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王粲 建安风骨:悲凉慷慨、刚健有力。 建安时期文学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激昂。还有就是建安诗文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 称为建安风骨。 刘勰称为“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唐代陈子昂称之为“汉魏风骨”, 李白赋诗曰“蓬莱文章建安骨”, 南宋严羽称之为“建安风骨”。   而这种建安风骨的形成,曹操是 引领风气之先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他和儿子曹植就是建安文学的 灵魂人物。 回顾与思考 根据以前所学内容,对曹操生平、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简单的回顾。 曹操(155—220),魏武帝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于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 年二十,举孝廉。 初平元年(190),起兵讨董卓。 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于许 昌。 十三年(208),进位丞相。 二十一年(216),封魏王。 二十五年(220),卒。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文档评论(0)

lostemple_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