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汤敏(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中学高级)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是教师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一个教师如果不做教学内容分析就不知道教什么,更谈不上采用什么方法教、怎么教,只能是照本宣科,不可能上出好课。
●教学内容分析是确定教学方法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而教学内容更为关键,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才能确定采用什么方法教。
教学内容分析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体现,教学内容分析,能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样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做出不同的分析。分析教学内容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
?
二、怎样进行教学内容分析
1.运用联系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
(1)纵向分析,理清线索
理清线索,主要是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全局来观察每个历史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清楚每一个历史事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
例1中国古代民族大融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大融合是古代历史上重要的历史现象。纵向分析可概括出民族大融合的几个重要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大国不断兼并小国,诸侯国周边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接触频繁,促进共同发展与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进入中原,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的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不断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间交流频繁,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任用汉人,改革习俗,接受了汉族封建文化。西夏的建国者、党项族的领袖李元昊,也任用汉人,改革风俗,接受了汉族的封建文化。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形成了民族大融合、大汇聚,不仅是蒙古贵族等少数民族接受了汉族文化,而且汉族也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还应该注意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
第一,战争。春秋战国时期在诸侯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此后,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不同民族间的来往与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
第二,民族迁徙。民族迁徙是民族间交往的开端,它往往会导致民族间的激烈冲突,也为出现民族大融合创造了条件。秦朝迁徙50万中原人到珠江流域,与越族杂居;三国开始一直到南宋,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大量南迁,与江南人民一起共同开发江南,自东汉开始到西晋初年,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人民大量内迁,同汉族人民的联系日益密切;元朝统一后,许多汉族人民迁到边疆地区,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明末清初,漠西蒙古的土尔扈特部迁至伏尔加河下游游牧,由于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于1771年在渥巴锡的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长途跋涉,返回祖国。各民族迁徙的主要原因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特点;自然灾害导致生存环境变坏;战争的频繁;受到其他强大民族的进攻和威胁等。
第三,友好交往、相互学习和交流。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一统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融合加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73年,东汉为恢复与西域各国的交往,派班超出使西域。隋炀帝曾派人去西域,不少西域商人来到长安和洛阳。唐朝时,东北靺鞨族建立的渤海政权派人到长安学习,汉族工匠把精巧的手工技术传到南诏,文成公主入吐蕃。宋辽之间、宋与西夏之间的互市贸易等等,都促进了民族交往。
第四,“和亲”、“册封”。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等,都有利于民族交往与融合。
第五,统治者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俗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
例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分析和把握这一教学内容时,要把各个历史时期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进行纵向分析,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从建立到不断加强和巩固的过程,把握不同时期的特点:
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生环境组织如何保护湿地.doc
- 宫颈癌发病的年轻化趋势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doc
-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和案例分析.doc
- 建构主义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doc
- 将城市、生态与人的活动整合在一起的景观设计.doc
- 教学组织策略和技术读后感.doc
-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艺术.doc
- 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作用.doc
- 论儿童文学和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doc
-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范畴和其课程意义.doc
- 温州乐成寄宿中学2023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湖南省浏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重点名校2024年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doc
-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滁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考冲刺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福建省平和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考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2023年高三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监狱警察职业道德培训课件.pptx
-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2023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