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pdfVIP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I中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囊I-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戏曲艺术的 保护与传承 王安葵 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前夕,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录共518项,分为十类。这十类又可分五种类型。民间文学 属口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族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属表演艺术;美术 为空间艺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虽有很多不同,但都归实用的技艺;民俗则为人数 众多的人群长期形成的风俗和节庆活动。这五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共同的特点。都需 要认真加以保护,但它们又有不同的性质。在保护的方法上也应不同。 中国戏曲属民族民间戏剧,与其他几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它有以下显著特 点:1.它与音乐、舞蹈、曲艺等相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2.与民间文学、美术相 比,它具有不固定性,同一剧目可以多次重复,但每一次演出都是新的创作;3.与 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相比,它是作用于人的感情的,因此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4.就其自身说。它因民族、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5.就其与群 众的关系说,它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而且是一种广泛而重要的娱乐手段,把这几点 综合起来,就是戏曲具有可变性.戏曲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作为文化 遗产。戏曲是一种不断发展、不断积累的文化遗产。 戏曲不断在变化.这不是人们要它变,而是它不能不变。明代的戏曲理论家王骥 德说:。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由元迄今,不知经几变更矣It,①那时没有“戏曲 改革”的理论与政策.所以那种变化完全是自发地按艺术规律自身的发展。因此对 戏曲的保护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对待变与不变的问题。 在民俗和有些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人们强调要保护“原生态”;对于 戏曲来说。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原生态”。比如京剧是由徽剧、汉剧等更古老的剧种 发展形成的。在它形成为京剧和之后的发展中。保留了徽剧、汉剧的一些特点。同时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1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Il 271 II .扪…!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 又必然地使徽剧、汉剧的古朴的东西有所削弱,在京剧发展的各个阶段,它又呈现出 不同的特点。你要保护它的原生态保护什么?要它回到徽剧、汉剧的阶段,或是必需 停留在程长庚、谭鑫培的阶段,都是不可能的。 戏曲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粤剧比较典型地表现出了这一特点。戏 曲史家认为粤剧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以前;到清朝雍正年间出现了唱“广腔” 又。蛮音杂陈”的本地班;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志士班”则主要由方言演出;到 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声港大班”更多地吸收了外来艺术和流行艺术的因素,表 现出很强的商业化倾向;50年代初期又曾对此倾向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就音乐唱腔 来说,粤剧的各个时期也有很大变化,最早是以梆子皮黄为主,并与本地语音结合形 成了粤剧音乐;后来吸收各种小曲,曲调上产生很多变化。薛觉先、马师曾等前辈艺 术家曾被指责为背叛传统。如今,他们的表演已成为粤剧传统的一部分。今天说要保 护粤剧的传统,就是要分析研究和吸收粤剧各个阶段的经验,而不能是把哪一个阶段 固定化。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保护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十分重要,对于戏曲来 说。应把生态环境理解为观众和市场,而不是古老的演出场所和演出条件。农村露天 演出,庙台的演出,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如鲁迅在社戏:}中所描写的江南水乡演 出的情景,戏台与大自然连在一起,大人孩子,除了看戏。还可以享受田野的风光和 乐趣。读《社戏:》,可以引起人们对田园生活的怀念。旧时的剧场与茶楼结合在一 起,成为一种休闲与社交的场所.也有其特别的风味。但从社会发展趋势看.不可能 也不应该努力留住简陋的演出条件。演出场所和演出条件的改善,是观众和演员的共 同要求。20世纪30年代。程砚秋自费到欧洲考察戏剧音乐,回国后在他的《赴欧考 察戏曲音乐报告书:}中写道:“他们的剧场也够我们羡慕的!本来,我们的矮屋一 所.光线微弱,灰尘满地,加上烟气的弥漫,小贩的叫嚣,痰沫的乱吐。茶水的横 泼,尤其是后台把人逼的几乎要上壁,我也受了二十年的罪了,于今见了人家那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