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学]土壤学 .ppt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内容提要: 掌握土壤的组成与性质,土壤的粒级与质地分组特性。 了解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特点、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掌握土壤的吸附、酸碱和氧化还原特性。 了解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原理与主要影响因素。 一、土壤的形成 1:岩石的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可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2:生物体排泄物和死后残骸中的有机组分的降 解或生物分泌物和残骸中的有机化合物的降 解。 3:各种无机和有机产物长期的相互作用结果。 虽然成土因素不同,可能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其中的成分也可能差别较大。例如我国南方的红壤(含丰富铁元素)和北方的黑钙土(含碳酸钙较多),性质差别很大,红壤呈酸性,黑钙土呈碱性,但是一般而言,各种土壤具有共同的立体剖面构型。即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具有相似的层次分布,虽然不同土壤中,同一层次的土壤组分可能差别很大。 典型土壤随深度呈现不同的层次: 最上层为覆盖层(A0),由地面上的枯枝落叶所构成。有机物含量大,具有最大的生物活性。 第二层为淋溶层(A),是土壤中生物最活跃的一层,土壤有机质大部分在这一层,金属离子和粘上颗粒在此层中被淋浴得最显著。 第三层为淀积层(B),它受纳来自上一层淋溶出来的有机物、盐类和粘土颗粒类物质。无机物和水分含量大。 第四层C层也叫母质层,是由风化的成土母岩构成。 母质层下面为末风化的基岩,常用D层表示。 二、土壤的基本环境机能 1:培育植物 2:推动物质循环 3:保存水资源 4:防止灾害 5:自净能力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一、土壤组成(三相五类)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 土壤矿物质 90% (土壤固体总重量) 土壤固相 土壤有机质 1%-10%(可耕土壤中约占5%, 且绝大部分在土壤表层)(土壤固体总重量) 土壤液相:指土壤中的水分及其水溶物。 土壤气相:指土壤中有无数的空隙充满空气,典型土壤约 35%的体积是充满空气的。 图4-1 土壤固、液、气相结构图 1.土壤矿物质 按成因类型可将土壤矿物分为两类: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 各种岩石(主要是岩浆岩)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都没有改变。(物理风化是一种机械崩解)1-0.001mm。 原生矿物: 主要有石英(SiO2)、长石(KAlSi3O8)、云母类(K(SiAl)Al2O10(OH)2)、辉石((Mg,Fe)SiO3)、角闪石((Mg,Fe)7(Si4O11)2(OH)2)、橄榄石((Mg,Fe)2SiO4)、赤铁矿、磁铁矿、磷灰石、黄铁矿等。其中前五种最常见。 1~0.001mm的砂和粉砂几乎全部是原生矿物。 原生矿物中,石英最难风化,长石次之,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易风化。因而石英常成为较粗的颗粒,遗留在土壤中,构成土壤的砂粒部分;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在土壤中残留较少,一般都被风化为次生矿物。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 (1)硅酸盐类矿物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 (2)氧化物类矿物 石英(SiO2)、赤铁矿(Fe2O3)、金红石(TiO2) 、蓝晶石(Al2SiO5)等。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 (3)硫化物类矿物 土壤中通常只有铁的硫化物,即黄铁矿和白铁矿,二者是同质异构物,分子式均为FeS2,极易风化,成为土壤中硫元素的主要来源。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 (4)磷酸盐类矿物 土壤中分布最广的是磷灰石,包括氟磷灰石和氯磷灰石两种,其次是磷酸铁、铝以及其它磷的化合物,是土壤中无机磷的重要来源。 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大多数是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有所改变。0.25μm。 简单盐类 根据其性质与结构可分为三类 三氧化物类 次生铝硅酸盐类 次生矿物 简单盐类:属水溶性盐,易淋溶流失,一般土壤中较少,多存在于盐渍土中。如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2]、石膏(CaSO4·2H2O)、泻盐(MgSO4·7H2O)、芒硝(Na2SO4·10H2O)、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