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物质结构奥秘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 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割,它们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 (3)、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他认为气体分子是由几个原子构成的。 1860年,国际化学界确立了原子分子论。 2.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2)、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3)、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1年前后,新西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变动的α粒子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这种由实心球紧密排列的金箔,竟让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象金箔不在那而似的,但也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弹回。 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4)、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 (5)电子云模型 (几率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量子力学(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确立。量子力学是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的理论基础。 红外光谱仪 电子显微镜 原子吸收光谱仪 X射线衍射仪 启示: 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逐渐深入,都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的,实验是揭示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 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几代师生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勇于怀疑科学上的“定论”,不迷信权威,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然科学就是在不断探索中修正错误而前进的。 二.研究物质结构的意义 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和碳纳米管的结构模型 思考: 以上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为什么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却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什么? 物质世界五光十色、千变万化 归根结底 由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 研究物质世界,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万事皆有缘 宏观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缘由于微观物质。 化学研究什么? 物理 化学 物理. 化学主要是研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 数学、物理、化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或称为中心科学。 化学研究物质的总体思路 信息科学 形状记忆合金 生命科学 氨基酸 DNA 材料科学 纳米材料制备高效太阳能电池 南理工纳米材料工程中心 环境科学 启示 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逐渐深入,都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的,实验是揭示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 汤姆生、卢瑟福、玻尔、海森伯四代师生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勇于怀疑科学上的“定论”,不迷信权威,向自己的恩师挑战,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们的身上闪烁着科学探索精神的光辉! 结构决定性质 宏观物质 亚微观结构 分子 原子 基本粒子 化合物的性质 化合物存在 的状态 化学反应的 历程 能量最 低原理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 光导纤维内窥镜 形状记忆合金发动机 太阳灶 * * * * * 一.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 1.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 (1)、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 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实心圆球体 电子在球体运动 人类认识 原子的 历史进程 小结 1869年,已有63种元素为科学家所认识,门捷列夫将各元素按原子量的变化联系起来,揭示了自然界的一条基本规律---元素周期律。 3.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19世纪中叶以后,近现代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有了飞速发展。 碳原子的四价,有机物碳原子成键的立体结构,有机物分子中键的饱和性等相继被发现 4.对有机物认识的进展 5.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 6.实验方法上的改进 光谱、衍射等新方法应用于研究原子、 分子和晶体结构 红外光谱仪 电子显微镜 原子吸收光谱仪 X射线衍射仪 科 学 探 究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 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 的中子构成。 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是原子学说的奠基人。他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些微粒 称为原子(希腊文的原意是“不可分割”)。这是古代原 子学说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是近代原子学说的创始人。他认为 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相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 的发展起了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