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顺“错”而导,彰显智慧.doc
顺“错”而导,彰显智慧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中心小学(312365) 林志明 电话:015267555686 邮箱:linzm26@163.com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正视学生的错误,还要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分析其背后的问题。同时更要慧眼识金,敏锐洞悉“错误”的价值,充分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冷静“出招”、顺“错”而导,让课堂因此弥散智慧的芳香。 一、顺水推舟,正面直引 【案例】《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断 在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教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临近结束时,教师问:“同学们,那个金碧辉煌、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最终随着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化为灰烬。此时此刻,如果你站在圆明园遗址前,最想说什么?” 生: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给毁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生:圆明园的毁灭让我心痛不已、愤怒不已! 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位男生站起来,大声说:“这些英法联军实在是太可恶了!等我长大了,也要用一把大火将他们的首都化为灰烬。”随后,有几位学生跟着附和。当教师听到学生这荒诞、野蛮的想法时,沉默了数秒,然后说:“同学们,你们很憎恨那些英法联军,是吗?” “是!”学生齐声回答。 “我很理解你们的心情。那么宏伟、那么壮观的圆明园,让两个强盗毁于一旦,谁不气愤啊!正如课文开头所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教师环视了一下四周继续说道:“所以,如果有一天你也像强盗一样用火烧了他们的首都,你觉得这种做法明智吗?” “不明智!”一位学生高声说,“我们应当捍卫世界和平,而不是让战争再次爆发!”“我们应当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另一位学生补充道。 “对了,这才是明智的做法。”教师深情地说。然后,他走到那位男生面前,说:“孩子,你很聪明,也很爱国。但我想,你应该知道自己现在最应当做的什么。” “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课堂上掌声雷动。 【反思】 作为承载着教人求真、向善、臻美使命的语文教师,需要拥有一颗涌动的爱心与一片缱绻的爱意。然而,不少教师却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不是横加训斥,便是讽刺、谩骂。殊不知,当学生知有所误、学有所惑之时,正是教师传递温情、雕凿灵魂之时。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那“火药味”十足的回答时,没有严加指责,而是欣然面对课堂上的“另类之音”,并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顺水推舟、巧引妙导,用智慧拂拭学生不明净的心灵。 二、回归文本,以退为进 【案例】《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片断 师:学了这篇文章,你想对严监生说些什么? 生:严监生,你真节约,快要死了还怕浪费灯油。 生:我不同意,他是个有钱的人,却为了一茎灯草断不了气,这不是节约是吝啬。 (生争执,师板书“节约”与“吝啬”。) 师:谁来说说“节约”和“吝啬”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都表示珍惜自己的财物,舍不得用。不过“节约”是指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而“吝啬”是指不该用的不用,该用的也不用。 师:那么,严监生的行为到底是吝啬,还是节约?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严监生的句子仔细体会。 (生默读课文。) 生:我从“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体会到严监生是个吝啬鬼。因为他都快要死了,牵挂的却是一茎灯草。 生:我从周围人问他的话中体会到他的吝啬。 师:从周围人的问话中,你能体会到严监生当时的心情吗? 生:他一定很着急。他想,你们怎么猜不出我的心思呀!把油浪费了多可惜! 生:严监生当时一定是又气又急。他肯定在想,你们怎么还不明白呀,油都快烧完了!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不是为了没有见面的亲人,也不是为了没有交代清楚的遗产,而是为了那两茎灯草,为了那一点微弱的灯光。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严监生真是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 生:什么事都要有度,像严监生这样过分“节约”,就成吝啬了。 【反思】 由于受知识经验、认识水平、思维方式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难免出现认知模糊、理解偏差等情况。对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智慧,悦纳学生的错误,应当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回归文本的细节,回归文本的血脉,与文本作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让他们在诵读品味、潜心涵咏、想像表达中亲历与文本撞击的真正快乐!”案例中,当学生发出“严监生,你真节约” 这样的慨叹时,教师即时地抓住这一“错误”资源,巧妙地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与文本展开深度对话。正是这一回归,学生不仅分清了“节约”和“吝啬”,而且对文中的人物有了更加准确、深刻的认识。 三、转换视角,反诘归谬 [案例]《景阳冈》教学片断 师:从武松饮酒这件事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武松很豪爽,想喝就喝,想说就说。 生:我觉得他是个酒鬼。 师:你的感悟很特别,能不能说具体点? 生:这家酒店明明写着“三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XX50108-2008正文精华版.doc VIP
- 颞下颌关节.ppt VIP
- 第12课《班级电子纪念册设计》课件共16页.ppt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IPC-6012F 2023 EN,刚性印制板性能要求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rinted Boards.pdf VIP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pdf
- 某企业人才盘点项目启动会.pptx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及新质课堂建设课件.pptx VIP
- 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洞察及全球趋势展望报告.pdf VIP
- 133附件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量支付管理细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