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第一圆号协奏曲.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 《第一圆号协奏曲 》 莫扎特 古典主义音乐: 通常是指18世纪至19世纪20年代产生于欧洲的音乐潮流及创作风格。古典主义时期,随着人文和科技的发展,在欧洲掀起了著名的启蒙运动。反对宗教的权威,反对封建专制特权,推崇理性,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这场运动对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典音乐的作曲家都在维也纳渡过自己创作的成熟期,因而也被人们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音乐讲求平衡与含蓄,保持着完美和严谨的表现形式。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等。 浪漫主义音乐: 通常是指19世纪至19世纪中叶产生于欧洲的一种音乐潮流和创作风格。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反对崇拜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将音乐与文学、诗歌、绘画等艺术结合起来,追求更富想象力的表现。 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韦伯、舒伯特、柏辽兹、李斯特、门德尔松、肖邦等。 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根据当代的考证显示,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此外其作曲风格同时兼具旋律及艺术性,悦耳开朗,令其作品地位足以与巴赫及贝多芬相提并论,亦能让人感受到音乐由巴洛克时期 转向古典主义时期。 圆号 圆号,唇振动气鸣乐器。又称法国号。铜管乐器,铜制螺旋形管身,漏斗状号嘴,喇叭口较大。圆号被称作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圆号虽属于铜管乐器但不但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出木管的柔美之音。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和木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在交响乐队中 ,通常使用4支圆号。 协奏曲 协奏曲(concerto)一词源自拉丁文collcertaye,原意是在一起比赛,协奏曲也就是两种因素既竞争又协作的意思。协奏曲(concerto)最早是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出现的,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及浪漫乐派的许多作曲家均作有大量的独奏协奏曲作品。 莫扎特(Mozart)共写过4首圆号协奏曲,都是为他的朋友伊格纳茨·约瑟夫·洛特格布写的,洛特格布原本是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队杰出的圆号手,是莫扎特家的老朋友,后来移居维也纳,只靠演奏圆号难以维持生活,莫扎特父亲帮助他开了一个奶酪铺子,来支持他的圆号演奏事业。后来隨著歲月的洗禮,莫扎特步入了創作成熟期。音樂更加甜美而且情緒明朗,四支圓號協奏曲都是同類作品中的出類拔萃者。 乐曲用上大量技巧,包括唇震动发音,快速吐音和阻塞音等。以当时采用的自然圆号来讲,都是相当艰难的演奏技巧。第一樂章,管弦樂組引領了豐富的變化,在仿佛是自顧自的進行中,同時負責“打開”木訥的圓號主題,相同的主題呈現快慢的呼應,恰似作曲家和演奏者的性格對比。雙方在不斷的變奏里追逐,共同維護一個協調而優美的旋律發展。在這個輕快而多變的樂章里,揭示著坦誠和美好的可能。   第二樂章的兩者,已經變的十分融洽了,主題被順暢的銜接起來,一唱一和的方式讓人感覺不到懸殊的起伏,達成舒適的聽感。   兩個樂章如此安排,也有其合理性。聽者可以在作品里收獲這樣一種體會:好的友誼,需要彼此互相照應。 歌曲简介 D大调第1号圆号协奏曲,K412,创作于1791年。其中仅有两个乐章。这两个乐章分别是另两部协奏曲的章节。由于原来都是为室内乐所作,后人将两个乐章合在一起演奏至今,就有了《D大调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是平稳,有流动性的行板。第二乐章是带有跳跃的小快板。莫扎特一协通过这两个乐章的调性变化和节奏转变表达了初步的矛盾哲理。 第1乐章: 快板,D大调,极单纯的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是在弦乐伴奏下由第一小提琴表现,有牧歌风格,管乐加入变成合奏。副主题展开后,引出圆号主奏表现第一主题,乐队强奏后,进入第二主题转调部,铺垫A大调后,圆号奏第二主题,进入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由第一小琴奏第一主题,转调而经B小调,借圆号再以E小调重复一次,乐队以合奏结束。圆号回到主调的第一主题而开始再现部。在再现部弦乐再现第二主题,而在呈示部由弦乐表现的经过部副主题由圆号再现,发展成快速音群而进入终结部。 第2乐章: 快板,D大调,回旋曲式,插入3段插句的A-B- A-C-A-D-A形式。主题先由乐队表现,主奏圆号接过后,合奏转成A大调副主题。主题第二次由圆号表现,第一小提琴以卡农接替,第三次登场,插句延续而转D大调,并以D大调表现第三插句。最后一次主题再由圆号担任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