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史学概论课程纲要.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山大学史学概论课程纲要.doc

PAGE PAGE 20中山大学史学概论课程纲要 总 目 录本课程基本情况……………………………………………………1导 论……………………………………………………………2历史与史学…………………………………………………………6史学认识……………………………………………………………8史学方法 …………………………………………………………13当代史学发展的若干趋势 ………………………………………20本课程基本情况开课系所:历史系开课年级:大二上开课教师:温春来(hsswcl@)修 别:必 修课程名称:(中文):史学概论 (英文):Introduction to Historiography学 分 数:3学分 教学目标:《史学概论》是历史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了解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学科发展趋势,培养现代学术意识。课程内容以史学认识和史学方法为核心,主要论述历史学的性质及其成立条件,探讨实践史学宗旨的各种方法及其有效性问题。教 材基本教材1、《中山大学史学概论课程纲要》2、《中山大学史学概论教学参考资料》扩展教材3、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4、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5、严耕望《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课程进行方式1.专题讲授 教师讲授,教师、学生相互提问、讨论 2.典籍研读学生课前熟读文献,教师课堂引导、讨论 3.问题讨论 学生分组、报告、相互讨论,教师点评、总结 4.史料解析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解读史料学习、体会历史研究的方法 5.论文分析 师生一起分析具体的史学论文,加深对史学方法与学术批评的理解 6.影视分析 通过影视加深对史学性质、史学价值的认识 7.学生自学 鉴于时间有限以及学生的任务繁重,课程纲要中的个别内容由教师课堂指导,学生课外自学,不作考试要求课室要求:多媒体课室考 试:平时成绩(期中论文)30分,期末考试70分。 说明:本课程纲要中所列举的书目,以黑体字突出者为必读。 导 论从传统史学到唯物史观:中国人历史认知方式的巨变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历史认知方式强烈的历史意识1、源远流长的历史意识与史学传统(1)何谓历史意识觉得过去重要,有必要保存下来的意识历史意识+计年方法+文字→史学产生(2)史学传统A、从《史记·殷本纪》谈起B、“史”的最初含义C、源远流长且不间断的史学传统 2、帝王的时间正统观念 (君)正朔:正,一年的第一天,朔,一月的第一天。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表示应天承运,须重订正朔。夏正建寅为人统,殷正建丑为地统,周正建子为天统。秦建亥,以夏之十月为岁首,汉武帝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历代沿用,迄于清末。正朔遂指帝王新颁之历法。为前代修史,同时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参考文献:欧阳修《正统论》梁启超《论正统》 3、历史主体的建构 帝王将相 才子学人 主体是星散的而非连续的 4、历史的退化、进化与循环 退化 循环 进化:一个误解 5、权力与支配(1)正统观念 (君)正朔:正,一年的第一天,朔,一月的第一天。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表示应天承运,须重订正朔。夏正建寅为人统,殷正建丑为地统,周正建子为天统。秦建亥,以夏之十月为岁首,汉武帝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历代沿用,迄于清末。正朔遂指帝王新颁之历法。为前代修史,同时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参考文献:(2)忠奸观念(臣) (3)贞洁观念(妇) (4)华夷观念(夷) 九服:王畿—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 6、史学的功能:资鉴与惩戒 资鉴 惩戒 明道 修身参考文献(黑体字者为必读文献,下同)司马迁《报任安书》、《史记》之《太史公自序》刘知几《史通》之《六家》、《二体》章学诚《文史通义》之《书教下》欧阳修《正统论》梁启超《论正统》刘勰《文心雕龙·史传》郑 樵《通志》之《总序》瞿林东《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二讲 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1、甲午战争后国人思想的深刻转变2、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引入3、民族国家(Nation)观念的引进4、历史认知方式的巨变 (1)梁启超对旧史的批判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