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女教育家俞庆棠、吴贻芳、杨荫榆介绍.doc

中国著名女教育家俞庆棠、吴贻芳、杨荫榆介绍.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著名女教育家俞庆棠、吴贻芳、杨荫榆介绍.doc

中国著名女教育家俞庆棠、吴贻芳、杨荫榆介绍 俞庆棠 俞庆棠,女,字凤岐,祖籍江苏太仓,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出生于上海,民国11年(1922年)4月,与唐文治长子唐庆治结婚,后定居无锡。 宣统三年(1911年)在上海务本女学读书,参加妇女协赞会,从事妇女工作。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求学时,为学生会主席。五四运动中,带领同学游行演讲,演剧募捐,并创办平民夜校,认为“唤起民众,实为当务之急”。后被选为上海学联代表,出席全国学生联席会议。 民国8 年秋留学美国,进台来佛亚女子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读。民国11年,俞庆棠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归国后,在私立无锡中学等校任教。后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民国16年任第四中山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教授兼扩充教育处处长,提出大力推行民众教育的主张。 民国17 年3月,在苏州创办中央大学区民众教育学校,兼任校长。下半年,该校迁至无锡,改名为江苏省立民众教育学院,并增设劳农学院。后两院合并,改名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俞庆棠改任教授兼研究实验部主任。她坚持学做结合、走向社会、结合工农的办学方针,在无锡城郊黄巷、丽新路、江阴巷、高长岸、南门、汉昌路、惠北、北夏等地区创设民众教育馆和实验区,并校订《民众读本》,主编《教育与民众》月刊以及《申报》“农村生活丛谈”专栏。 民国21年12月,她发起成立中国社会教育社,被选为常务理事兼总干事,创设河南洛阳、广东花县两个实验区。翌年赴丹麦等欧洲7国考察成人补习教育。回国后,以更大的热情致力于民众教育,被誉为“民众教育的保姆”。民国24年起,主编《民众抗日救国读本》,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俞庆棠偕同教育学院师生迁校桂林。后只身到汉口,参加难童保育与妇女救济工作。民国27年8月,先后在四川松潘、乐山创办纺织、蚕丝实验区。 民国28 年3 月,她由重庆回到上海,先后在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和震旦女大等校任教。 同时为女青年会编写民众课本,由世界书局出版,稿费全部捐作社会救济。抗战胜利后,担任上海市教育局社会教育处处长,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先后兴办108所市立民众学校,并亲自担任上海实验民众学校校长。民国36 年担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翌年又任联合国远东基本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同年10月赴美国考察教育。 1949 年5月她应邀回国,作为教育界的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并参加开国大典。会后,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她,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她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由于辛劳过度,不幸于1949年12月4日晚患脑溢血逝世,终年52岁。著有《民众教育》一书。译著有杜威《思维与教学》(与人合译)等。 1893年1月26日,吴贻芳生于湖北武昌。 1904年,和姐姐一起入杭州弘道女子学堂 1906年,在姨父陈叔通支持下入读上海启明女子学校,后又转至苏州景海女子学堂。 1909年,父亲被上司诬陷跳江自杀,随后哥哥、母亲、姐姐先后去世,一月之中失去四位亲人姨父将吴贻芳接到自己家中 。 1914年,吴贻芳随姨父迁居北京。在姨父的推荐下,她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和该校的附属小学担任英文教员。 1916年,吴贻芳被美籍教师诺玛丽推荐,作为特别插班生在金陵女子大学学习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贻芳组织同学打着校旗,手持十字架,参与学生游行。其时,金陵女大,一个由基督教主办的教会大学,一个首届只有5名毕业生的女子大学,在学生运动的浪潮中,站在风口浪尖,轰动了南京学界。 1919年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女子高师。 1921年冬,美国蒙特霍利克女子大学校长到北京女高师讲演,由吴贻芳任翻译,吴一口流利的英文给这位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她推荐,吴贻芳去了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院深造 1928年,吴贻芳获得密执安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随后即给金陵女子大学发出“论文已毕,考试及格,定期回国”的电报,而后回国履任金陵女大校长,这年吴贻芳刚35岁。 在吴贻芳连续执掌该校的23年间,金陵女子大学不仅获得了英美各大名校的认可,而且持有吴贻芳签发的毕业证书的学生皆可免试入读西方名校的研究所。当时人称吴贻芳培养出的999名毕业生为“999朵玫瑰”。在她的领导下,金陵女子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代女知识分子的摇篮。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女毕业生,让“玫瑰花苞”最终绽放为“美丽的花朵”。但她自己却终生未婚,把一生的时间都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事业。 1943年3月,吴贻芳组织“中国六教授团”率领众人赴美宣传抗日战争,争取美国朝野支持,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跟她有过接触交流,并深深被这位中国女性所折服,盛赞她为“智慧女神”。 1945年4月,吴贻芳作为中国无党派代表与国民党代表宋子文、中共代表董必武等赴美国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 19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