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尊铭文初探.doc
尊銘文初探 (首發) 吳鎮烽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尊,是香港一位收藏家新近從美國購回的商代晚期青銅器。該尊形制雖爲三段式,但頸部特長,圈足較矮,腹部與圈足的界限比較明顯,但其粗細與頸部略微顯得粗一些,但不外鼓;紋飾也起伏不大,特別是頸部的獸面蕉葉紋的地紋較淺,腹部和圈足的紋飾也平滑無棱角,沒有常見的高浮雕狀的挺拔高峻氣勢,但其腹部和圈足的紋飾構圖卻異乎尋常,其布局不是三個單元而是兩個單元,形成了前後對稱和左右對稱。腹部前後各飾兩組獸面紋,每組獸面紋由兩個鼓睛裂口獠牙外露的獸面組成,上下重疊。上部的獸面體短角長,角呈乙字形曲折,與常見的蛇紋相似;下部的獸面寬綽,獸角上翹。上部兩組獸面紋之間增飾一個下卷角雙腿前抱的小獸;下部兩組獸面之間增飾一對勾喙立鳥,鳥爪相互套合,處於分范的縫隙上,這種現象在商周紋飾中極爲少見。圈足飾相互對稱的兩組夔龍紋。獸面和夔龍均臣字眼,是典型的商代晚期特徵(圖一),尊銘字體與邲其卣等三器極爲接近。總之,從其造型、紋飾、銘文字體以及36字的長銘文等特點判斷,該尊的時代大約在商代晚期的乙辛階段,以帝辛世的可能性最大。 圖一.1 圖一.2 圖 二 尊內底鑄銘文36字(圖二),銘文是: 辛未,婦(尊)(宜)才(在) 大(太)室,王鄉(饗)酉(酒),奏 庸新(宜)(坎),才(在)六月, 鮋十冬(終)三(朕)。歬(前), 王(賞),用乍(作)父乙彝。大万(萬)。 銘文中的“婦”常見於商代甲骨文,是指商王的配偶。《殷虛書契前編》(以下簡稱《前編》)8.12.3:“戊辰卜,王貞:婦鼠冥(娩)余子?《前編》1.25.3:“己亥卜王,余弗其子婦姪子。《殷虛文字甲編》668:“辛丑,獻祀婦好。”本銘中的“婦”同樣是指商王的配偶,極有可能是殷紂王的寵妃妲己。 “”即尊,有置酒、陳設,進獻之義。《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醴在服北。”鄭玄注:“置酒曰尊。”胡培翬正義:“置酒謂之尊,猶布席謂之筵,皆是陳設之名。”《逸周書·嘗麥解》:“宰坐,尊中於大正之前。”朱右曾校釋:“宰乃奠於兩楹。尊猶奠也。”給祖先神靈置酒敬獻膳肴,也就是祭祀。所以卜辭中多作祭名。如《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26.3:“辛亥卜,貞,其衣?翌日其,尊于室,其衣。”《鐵雲藏龜》1.6.7:“癸丑卜,其尊壴告于唐牛。”均是其例。 “”即“宜”,訓爲膳肴。《爾雅·釋言》:“宜,肴也。”。《詩·鄭風·女曰雞鳴》:“弋言加之,與子宜之。”毛傳:“宜,肴也。”給祖先神靈敬奉酒肴亦祭祀也。《殷虛書契後编》上19.15有“共宜于妣辛,一牛。”《天亡簋》:“丁丑,王鄉(饗),大(宜)”。《禮記·王制》:“天子將出,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鄭玄注:“類、宜、造,皆祭名,其禮亡。”《尚書·泰誓》:“宜於冢土。”傳:“祭社曰宜。冢土,社也。” “尊宜”是一種奉獻酒肴的禮儀。尊、宜可以分用,也可以連用;既可以用於活着的人,也可以用於故去的人和神靈。《令簋》的“作冊夨令尊宜于王姜”就是用於活人的,因爲王姜此時還在世。“尊宜于王姜”就是給王姜敬奉酒肴。另外,還可以在尊、宜二者之間加上祭祀對象。如四祀邲其卣的“尊文武帝乙宜”,可以翻譯爲“置酒肴以祭祀文武帝乙”。 “”,地名,在金文中亦作、、、、,見於商代晚期的宰椃角、戍嗣子鼎、版方鼎、古亞簋,西周早期的利簋、監引鼎等,在西周中期的新邑鼎和匍盉銘中寫作“柬”。商王在此建有宗廟大室,殷紂王常常在此舉行祭祀活動和賞賜臣下;周武王克商之後,也移師地論功行賞,以下歷成王以迄西周中期。《金文編》以爲此字是闌字之繁體,不誤。徐仲舒先生認爲闌在殷都朝歌附近(今河南淇縣)[1],黃盛璋先生認爲就是殷人舊都安陽[2],于省吾先生則認爲當讀爲管,即管蔡之管,管叔所封之地,在鄭州管縣,即今鄭州市西北[3]。《周書·大匡》及《文政》均言武王克殷以後在管。雷晉豪先生同意于先生讀爲“管”,但他認爲該地不是漢代的管縣(今鄭州市西北),而是戰國時期的趙顯侯所都之中牟[4],在今河南鶴壁市淇濱區大河澗鄉。《漢書·地理志》中牟縣條下所記“有管叔邑,趙獻侯自耿徙此。”這是將戰國時期趙國中牟邑與魏國中牟邑(即西漢的中牟縣)混爲一談[5]。該地在殷都安陽西南大約20公里,其東南約30公里就是紂都朝歌,也就是沫邑。此說較前幾說爲優,既符合版方鼎記載殷紂王當日往返地與殷都,以及牧野戰後周武王移師地行賞,也符合武王隨後封其弟叔鮮封於管,蔡叔度於衛(沫邑、朝歌),霍叔處於邶(殷墟安陽),以監殷民的情勢。 “王”,指商王。上面已經講過,從尊的形制、紋飾以及銘文字體特點分析,此尊的時代當在商代的乙辛時期。從銘文記載該王在祭祀宴饗來看,也符合帝辛經常在和召地活動的特點。所以,此商王有可能就是商紂王。 “奏庸”。奏,演奏;庸,今作“鏞”,過去均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