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文化遗产
广两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滕志删
摘要: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化是该地区各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生态智慧,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核心精神在特定地区特定民族文化中的独特呈现。西江
流域生态文化作为传统农业文明时代的重要文化成果,具有维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
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持续发展的功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做好类似西江流域生态文化
的传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在环境保护的法制化方面以及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社会大
众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诃:西江流域:生态文化;天人合一;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化,从根本上说,指的是一种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良性运行,实现了人与自然
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人类魇处的自然环境的存在为前提,
以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为保障。人类社会的繁荣进步,失去了自然环境的强大支持,必将成
为空中楼阁,水中幻影!
中国第三大河流西江,是南粤地区最长河流。广西西江流域,涵盖南盘江、红水河、黔
江、郁江、柳江、桂江、贺江流经的地区。在这片广阔而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汉
等12个民族。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的生态文
化,尤为引人注目,或可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发和镜鉴。
一、西江流域生态文化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生态智慧的结晶
首先,西江流域生态文化是该流域生活的各民族长期交滚、共同创造的成果。
西江淹域是百越民族集中的聚居地之一。这些民族之所以统称为“越”,是因为他们都
使用“戊”这种生产工具或武器。这说明百越各民族间本就有浓厚的历史亲缘关系。①有学
者甚至认为:广西的土著民族壮、侗、仫佬、毛南、水等族都有同一个根:甑皮岩人—柳江
人。圆以是故,柳州三江侗族有一首名为《本是同源同根生的歌唱到:
饲汉苗瑶本是同源同根长,好比秧苗共田分几行:通情达理看得宽,元梅愿嫁益阳
李家郎。李哥虽是异乡人,忠厚老实人善良:愿和侗家结兄弟,他与元梅情更长。人住
哪里惯哪方,美满婚姻愿为上;话未全通心相通,虽远却近乐洋洋。母爱女儿一片心,
女念母情常来往:侗汉苗瑶一家亲,共个苍天星星亮。口
这首劝世歌是因为一位侗族母亲不同意女儿和湖南益阳一个汉族小伙子的婚事,寨上老
歌师劝解这位母亲所唱。歌中的“侗汉苗瑶本是同源同根长”或许是“文学化”的说法,但
这首歌透露出的信息,说明西江流域各民族,一直都存在密切交流和相互影响,包括他们的
生产生活经验、宗教信仰、礼仪风俗、语言艺术等等方面。
以瑶族为例,我们即可理解西江流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广西是瑶族的最大分布
。王文光、李晓斌:《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从越、僚到壮侗语族各民族》,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第2页。
@黄成授:‘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第15页。
@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
年版,第1187页,第898页,第983页。
782
地,桂江、柳江、浔江三江分界的大藤峡瑶山(横跨桂平、武宣、象州、荔浦、蒙山、藤县、
平南诸县)是该族最火聚居区之一。瑶族这个山地民族,总体上看长期以来都沿袭刀耕火种
的生产方式,过着“逐地犀殖,居无定冲,亦无租徭”的生活。瑶族有“过山性”,喜欢移
民、迁徙。刀耕火种一段时间,土地贫瘠了,就转移到未开垦的另一块山地继续这样的生产
与生活。但人藤峡的瑶族冈迁入的先后,出现了。sit十地的不同,其中一部分(长毛瑶)就
开始从事水田经营。这是受平地民族的影响所致。现在,已经基本没有了完全靠刀耕火种方
式生产和生活的瑶民。冈为随着人口的增加,加上找不到未经开聚的新山地,这种生产方式,
就面对着收益越来越下降的困难∞。瑶族于是只能模仿其他比族,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瑶
族的开耕试犁习俗即表明了这一点。“开耕节”本是壮、汉、苗、侗等水田农耕民族的传统,
但瑶族在民国以前,也举行开春试犁的仪式。富川一带的平地瑶,在农历二月社日,要祭祀
灶王,也叫“开春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开始犁田训牛。锄
多民族杂居,各民族历史上互相学习、取长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你三步查看老婆微信聊天记录.doc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化工社版):任务3.4.ppt VIP
- 2024金风GW115−2000风机运行规程.docx
- 机械制造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姜晶 刘华军 刘金萍 21406 机械制造技术.ppt VIP
- 机械制造技术教学课件作者姜晶刘华军刘金萍21406机械制造技术幻灯片.ppt VIP
- 运用HFMEA品管工具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护理部临床多病区)医院品质管理案例大赛获奖案例.pptx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doc VIP
- 学堂在线 中医与诊断-学做自己的医生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00015】英语(二)自学教程.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化工社版):任务3.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