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瑶族民间手抄文献的“汉借字”.pdfVIP

广西贺州瑶族民间手抄文献的“汉借字”.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贺州瑶族民间手抄文献的“汉借字” 陈才佳 贺州学院,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广西,贺州,542800 摘要:贺州瑶族使用本族语言,没有文字.族内只有极个别识些汉字的文化人。但在瑶山田 野调查中,却不断发现民间收藏的手抄汉文本。经仔细研读,发现许多汉字与刻在其信物“情人棍”、 “情人帕”等上面的文字相似,在歌谣、经书等手抄文献中也存在大量被故意“改造”的汉字,这 极有可能是瑶族民间的书写记录符号。 关键词:瑶族;手抄文献;造字法;汉借字;记忆功能 镇大冲盘转连先生收藏。 二、汉借字的类型和构造 在瑶族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拐杖、刀柄及毛巾上有不少“变形”汉字。 经过多次实地调查证实,这是一种别致的“爱情信物”,即把对意中人的赞美和思念标写在其信物上, 不管能否成为夫妻,意中人都会将初恋信物珍藏一辈子,真所谓“刻木”而“铭心”。随着调查的深 入,却发现了瑶族民间的大量手抄文献,内容涉及宗教、爱情及教化等方面,但都以歌谣的形式出 现。经过仔细查阅,发现这些手抄文献的汉字许多被“改造”了,变得“面目一新”而让人难以识 别。我们从上述手抄文献中,对“变形”汉字加以梳理,并对这些特殊汉字进行构造分析。我们从 不完全统计的380多个汉字中可以归纳下面儿种构造方式: (一)偏旁易异。有些汉字本来就比较简单,但它们的某个偏旁部首还是被省略了,而代之以别 的偏旁。如:爷、蚊、妹、背、岁。 釜爷玟必 拳专 (二)形体省略。将汉字某个偏旁省去,重新组合,构成“新字”。如:蝗、糯、街、游、情、 盐、影。 灶辆圩迄呼政辩奶 (三)移位组合。把汉字的左右、上下偏旁对调组合成字,有些变成汉字异体字,有的变成汉族 民间俗字。如:矮、拿、岭。.垂矢舒夸 (四)形声新造。根据瑶语读音,取其音近声旁与汉字表类形旁组合而成,其中大部分是新造字, 极少数则保留了汉字字形。如:凳、鸬、鹚、侬、蝴、槟、榔、置。 祷鹩鸣佟献柄根墨 (五)自造新字。这部分新造字,很难确定是哪种构造法。其中大部分是通过繁体简化、改变汉 字偏旁、汉字合体等方式组合的,也有些字来自第三批简化字或汉族民间俗字。如:口、口、做、 砌、撑、口、口、离、时、器、齐、旧。 .盎奔锹舭擒癔委裔饴昔四手.蓄 瑶族民间手抄文献汉字形体远不止这些,许多汉字书写带有一定的规约性。如楷二传草化、同音 借用、字体繁华、汉民间俗字等都有出现,一些汉字缺点少横或添加笔画都很正常。毕竟经过瑶族 的消化和再造,形成了瑶族社会特有的!伟写记录符号。 汉字应该是伴随道教而传入瑶族社会的,道教的道士道公和师公自然成为传播汉文的先驱,他们 诵读《师公书》,‘五谷杂粮》、杂设-t9、《送花王》等宗教经典科仪,宣讲教义、仪式、占卜等类的道 经。这些经典科仪便成了瑶族学习和接受汉文的原始媒介。道公和师公的宗教活动也培养了一些瑶族 文化人,他们不仅掌握了汉字,还掌握了瑶族日常生活的风水堪舆、节庆婚丧等习俗的仪式。在其 接受和适应瑶音过程中,产生了音读和训读两种读音现象。如道经、历史文献的读音接近于汉字原有 的读音,属于音读。而诗歌本则按瑶语或口语读音,从而形成了训读。当然也存在音读和训读混合读 法的第三种读音,如‘盘王大歌》其歌词虽都用汉字作符号,有的作为记录瑶语的符号,因此,在演唱 时自然出现瑶音和汉借音间杂的现象。‘广西瑶歌记音》(1930,赵元任)有部分汉音就不奇怪了。 在贺州田野调查时,我们也发现瑶族的吟唱多与汉语“本地话”(勾漏粤语)语音密切相关。许多词 317 语读音与本地话近似,也有以汉字表意而读瑶音的情况,如“苋”c土堆ili,读vin“, “霎”[pa035]方言, “棉被”、“棉絮”、“棉农”则读[pu:i22],勾漏粤语在种棉花、采棉桃、纺棉线时亦说[puP],而在 制作为成品时通读[min231]。至于谁借谁的就不好作断定了,广西壮语[poi5]既可指棉花也可指棉布, 但只限于方言。上林、马山、宾阳平话亦念[pui。]。这是南岭走廊族群语言长期接触影响的结果。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